注册时间2011-9-24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从拉兹变成贼谈到性格遗传
上世纪50年代末,印度电影《流浪者》在中国的上座率很高,电影故事委婉动人,不少观众看了许多遍,电影插曲《拉兹之歌》更是很快唱遍全国。影片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画面: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大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罪行是这名少年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调查发现,拉兹是强盗扎卡的儿子。于是拉贡纳特再次在法庭上大声重复自己的信条:“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当时,拉兹作为被告站在被告度上,他不知道说这话的人就是自己的生父。而这名自认为品格清高的法官,却不知被他审判的贼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若干年前,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曾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设计对法官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赶走了怀孕的妻子,致使妻子在大街上产下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趁机收养拉兹,并威胁引诱使拉兹成为一名贼。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人类遗传基因这个谜团被揭示之后,科学家惊奇地发现,不仅人的细胞组织结构会遗传,连人品、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竟然也能遗传。
2003年7月14日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遇到了一桩挠头的案子:现年21岁的兰德勒·梅因,要求法官免除其因杀人所判的死罪。其理由是:自己之所以犯罪是继承了老子的恶劣“血统”,是老子的“犯罪基因”作怪才诱发他去杀人,给予他生命的老子难辞其咎……
无独有偶,二年前俄罗斯也发生令人费解的类似案例。安德烈和阿列克谢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出生后不久,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因犯罪坐牢而被剥夺了抚养权。安德烈进入孤儿院,阿列克谢被亲戚收养。两人从此不曾谋面。18年后两人终于相聚,但地点却是在监狱,而他们的母亲恰巧也在那里服刑。
这些案例的出现,难道说明法官拉贡纳特的逻辑“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是对的?人们不免沉思:犯罪倾向是否真的会遗传?犯罪基因难道真的存在?
三年前,以色列遗传学家埃伯斯坦教授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以前美国总统肯尼迪为例说:“虽然我并未进行仔细调查,但肯尼迪家庭的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他们都有这种‘冒险基因’。”至少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肯尼迪家族的悲剧就已开始,许多成员过早死亡,而且死因均与风险有关,最近的一次是小肯尼迪亲自驾机坠海……研究发现,肯尼迪家族成员在生理组织中存在一种“冒险基因”,在事业、感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产生冲动,容易形成乐意冒风险的性格。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多巴宁D—4染色体基因,而带有这种基因的人往往表现出对外界好奇、喜欢追求风险刺激,这种现象在刚出世的婴儿身上就体现出来了。许多人都知道DNA(脱氧核糖核酸),这种被称为“遗传微粒”的东西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由此看来人的性格确可以遗传,但并非绝对。科学实验证实,人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仅有30%-50%取决于基因遗传。
俄罗斯心理科学研究所专家尤里·安东尼扬教授的观点是:“心理特征是可以遗传的,但犯罪基因是不存在的。虽然生物学家说,重罪罪犯都具有一系列相同生物学特性。但谁也不能证明,这些特性是遗传的。”他认为,犯罪的形成具有深刻的时代、社会和家庭因素。如果孩子的父母是酒鬼或吸毒者,那么孩子完全可能重蹈其父母的覆辙。现实生活中,家庭传统往往也在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潜意识。
人类的探索没有止境,生命科学关于性格遗传的研究、争论无疑将延续下去。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尽管这是科学家们从遗传因素上来解释性格形成的一个新发现,但是,遗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后天条件,如社会环境、家庭教养等对同一种类型的人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流浪者》中的拉兹原是个天真无邪能歌善舞、幽默可爱的孩子,然而经强盗扎卡的长期潜心调教终于变成了贼。这个事实无疑驳斥了法官拉贡纳特“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荒谬逻辑。
电影《流浪者》放映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凄凉动听的《拉兹之歌》仍回荡在耳旁:“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命运伴我奔向远方奔向远方……‘’我想,如果今天中国再次放映《流浪者》,相信不仅上座率仍然会很高,而且昔日发生在拉兹这个孩子身上的故事对今天中国的社会现实,以及如何教育青少年的仍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注:本人撰写的此文15年前刊于《科学之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