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开心大笑 于 2021-9-22 13:51 编辑
我的爷爷
我出生时,爷爷早已离开人世。关于他的故事除了断断续续听父母讲叙一些以外,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直到有一天,表兄(二姑妈的儿子)给了我一本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宜兴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2年11月编写出版的《宜兴文史资料》(第三辑)的书。 这一本书,里面有一篇写我爷爷的文章。阅后才真正完整地了解我的爷爷是怎样一个人。
翻到第130页,《民间针灸师徒俩》几个字映入我的眼帘,作者顾超然是这样记叙我爷爷的:
旧社会里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医生,本人原无成名求利之心,但由于有精湛的医学技术,伴以一心为病家着想的服务精神,因而他的名字也就流传在人民大众之间了。这里所要叙述的这位民间针灸医生沈寿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大家所称道的人。
沈寿生是新庄公社南留大队人,他出生的年月约在1865年左右,家庭贫穷,从小帮工度日。到他能够成立家室时,他早就为人家针灸了。他跟谁学的针灸术,还是自个儿摸出门道来的,这就不大为人知道了。
他不以针灸为职业,夫妻二人除种几亩薄地外,每年春秋两季养蚕,接连养了四十八年,这在当时是农家的大宗副业收入,因而家境逐渐富裕起来。
清光绪年间,本县西鄕徐舍到溧阳边境一带发了大水,灾民啼饥号寒,情况惨重。
一天,他和大女儿到宜兴城里换粪,走过县衙门,得知集全城富商大户正在写缘,以赈济灾民。沈寿生也进了衙门,走上大堂,在缘簿上写了“沈寿生白米二十石”几个字。大家看他赤脚穿草鞋,完全是乡下土老儿的样子,很有些瞧不起他。
可是,第二天,这个土老儿竟和大女儿两人把二十石白米送到了县里。
救灾结束,县里为了表彰沈寿生的义举,送给他一块匾额,题写“勇于为善”四个大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