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英和孩子们的日子过得也很节俭,一日三餐,除了稀饭就是面条,一年也吃不上两口干米饭,更别说吃肉了。孩子们很懂事,从没因为志英到集市不买零食回家,就满地打滚哭叫。妈妈不买,孩子们也从不讨要。只乖乖的认真吃好每一餐,不挑食,也不吵。
但是,只一味的节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何况志英只有130块钱,又能支撑多久呢?“开源节流”,只“节流”是不够的,“开源”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可以做些什么呢?志英想着,能不能由自己接过沐道之前的老师工作呢?对她来说,这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在沐道任教期间,遇到沐道外出开会、生病、以及参加高考等耽搁的时候,班上的孩子们可都是她在教。
她把这个想法和老村长讲了,考虑到她一个人带三个孩子,又有代课经验,村长和村会计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然而事情并不顺意,村委的其他负责人也都有各自的想法,也有他们想推荐来代课的人。“不得行哦,那边沐道去上大学了,这边志英又当代课老师?那不成了锦上添花了唛?不得行,不得行!”理由有点无厘头,却实实在在的挡住了志英做老师的路。
那些年,在农村,除非你有了工作,当了工人,你才能有工资可领。除此之外想要赚点现钱,可太不容易了!
办法总归是要想的,而且必须想到。志英便把每次到集市卖菜后的时间用来做“市场调查”。
能选择的活儿并不多。供销社是国家的,上班的都是工人;打锅盔、卖小吃?从家到集市往返,时间上不现实;医院?没有关系也是进不去的,何况她也不可能每天到医院上班,把三个孩子丢在家里……
看来看去,志英对乡集和县城的几家缝纫店上了心。布匹来料加工,一条裤子加工费3毛钱,一件衣服4毛钱。此外,师傅们还可以接一些缝缝补补的工作。另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家里接活。这样一来,挣工分、种地、照顾孩子和老人全都不耽误。
这份工实在再合适不过了!志英决定买一台缝纫机,学做衣服。
物资短缺,缝纫机也不是那么好买。志英托了同学,同学转托了熟人,熟人又转托了熟人,终于在半个月之后买到了,金额正是家里的余款数,130块,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也许是上天注定吧!志英偶尔也有这样的闪念。
缝纫机背回来了,家里的钱也没有了,必须尽快开始工作。该怎么开始呢?缝纫机的使用不复杂,可以看说明书、可以练习。但衣服的裁剪,可不是随随便便“卡卡卡”几剪刀就能搞定的。
还能咋办呢?拜师吧。
志英到县城的缝纫店去咨询:“师傅,我来当学徒做衣服的话,好久(多长时间)可以学会呢?”
“要看人哈。快的话,只要三年。”
“三年?”志英脑子有点晕,睁圆了双眼。
“学徒嘛,跟师傅,三年时间很短了。”
志英明白了,对她来说,到缝纫铺子里当学徒是行不通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师傅们要的是一个小跟班,偶尔的教一教。大多时候,徒弟是给师傅打下手、帮师傅打杂的。哪天出师、能学到多少,全看师傅的心情。
三年!不只没有工钱,还要给师傅学费,这和之前的设想也相差太远了。志英茫然的站在纷乱嘈杂的街道上,眼睛没有焦点的四处看去。就在她一筹莫展之时,不远处的“新华书店”让她眼前一亮,“对啊,书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吗?”志英嘴角向上扬起,快步跑向了书店。
不负所望,在书店,志英果然找到了两本裁剪书,有常规服装的裁剪方法,也有一些比较时尚的款式。这,就是她的“师傅”啦!
志英上学时数学成绩一直很不错,这个时候,“空间”、“几何”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边看书,边翻弄家里的旧衣,志英很快掌握了常规衣裤裁剪的精髓。
但她还不能贸然的接活儿,毕竟自己还不是很熟练,一旦搞砸,之后就很难持续了。况且,大家都还不知道她会做衣服,也不知道她的手艺怎样,怕也很难信任她。
先把宣传工作做起来吧。于是,幸儿和小永成了她的小麻豆。
志英选了一套小海军款式的衣服开始她的“裁缝事业”——白色、大大的披肩领、紧袖口、胸前有一个小小的装饰口袋,袖口、胸前、领边都缀上正蓝色的两道细条。这衣服虽比普通衬衣费工、费神,但胜在好看,能吸引眼球。幸儿和小永一人一件,穿上身,帅气又可爱😊。
逢集,两个孩子正好都该到医院驱虫了。志英挑上一担菜,幸儿牵着小永,三人往南部县城去。
一路上回头率极高,能听到人们有小声的议论。但是,可能衣服做得太过熨贴,也太出彩了,竟没人想到这衣服会是志英缝制的。一个远房表姨还对她感慨的说:“志英啊,还是家里有人在外面好哈!你看看,沐道给两个娃儿买的衣服多好看!”
志英失笑,又有些无语,这次宣传的目的显然没有达到。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肯定了她的手艺,让她信心更足了。
再接再厉,眼看沐道要放暑假,回来总要有件衣服穿吧。志英到乡集上扯了几尺蓝布,给沐道做了一件带拉链的夹克。哎呀,这下不是更像工厂批量生产的了吗?果然,沐道回来后,洗洗换换的穿了一个多月,竟没一个人问起过。
不过也不打紧,志英又给自己做了一件大翻领的军便装,逢集时穿了去卖菜。大约是一家人的穿着和乡亲们都不大相同,志英这件便装缝制的痕迹也相对明显些。一位大姐终于没忍住,“志英啊,你这件衣服还好看呢,在哪个店儿打的呢(打=做)?”
志英有点小得意,“在李师傅那做的。”
“李师傅?哪个李师傅哦?”
志英指指自己的鼻尖,满眼笑意,“这个李师傅!”
大姐明白过来,“哎呀,志英,你还会打衣服嗦!你还能干嘛!”
“嗯,学了有段时间了。娃儿们的衣服也是我自己打的。”
村子里的消息总是传得很快的。
时机到了,志英打开东厢房近路边的门和木窗,把缝纫机靠着窗口放置。乡亲们只要从老屋前经过,就能一眼看到她和她的缝纫机。
一条裤子3毛,一件衣服4毛。下雨天、农闲时、傍晚下工后,都是志英在缝纫机前忙活的时间。大队的乡亲们也愿意把活交给她做,离家近,比去镇上和县城都方便很多。
从此以后,公公婆婆、沐道大哥一家6口、钟家哥哥一家6口,每年两季的衣物都由志英免费缝制。几个侄儿侄女,也常在志英身体不适或忙不过来的时候过来帮忙担担水、浇浇地、帮志英把夏天嘉陵江涨水后捞上岸的柴背回家……
不过,缝纫工作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村里的老妇人们仍旧喜欢穿老式的偏襟褂子,志英的裁剪书里并没有这类老式衣衫的裁剪方法。
当李大妈送来一块蓝色面料时,志英还是接了下来。一定能找到方法的,以后定然还会有好些这样的衣服要做,总不能都推掉吧。
连续几夜,志英都在琢磨偏襟的裁剪,用闲置的布料裁剪后缝了好几次了,肩头却始终斜斜的不平整。
“肯定是有哪个点没想到!”志英轻拍自己的头。眼见着天就要亮了,“明天再去书店看看吧。”志英收拾东西睡下。
第二天一早,志英往南部县城去,第一个走进了新华书店。在把书店里所有与缝纫相关的书都浏览过两遍后,她确定:“书师傅“今天帮不了她了。
“直接去裁缝店问问怎么样?说些好话吧,也许可以的。”她挑了一家陈设比较温和的店面走进去,“老师,麻烦您呀,我在做一件偏襟褂子,那个肩膀始终做不平整,可以请教您一下吗?应该咋弄呢?”
“偏襟啊,我也不会。”师傅很温和,“偏襟褂子我们店里有专门的师傅做,她下午才过来。要不你等等?”
“嗯,要得,谢谢您啊。”志英买了一个锅盔当午饭,在离店子不远的地方耐心又忐忑的等师傅过来。
下午2点多,师傅来了,是一个娴静的中年女士。听了志英的问题,也不藏私,很耐心的给她讲解了偏襟的裁剪方法。还告诉她面料有经纬之分,布料不能横竖相接,那样会导致衣服变形……志英收获不小,诚心诚意的谢了师傅。回家后,连夜裁剪缝纫。隔天,交给了李大妈一件崭新的偏襟上衣。
又一天,张大爷的儿媳送了一块灰色的布料过来,要给老人做一件长衫,志英也没做过。长衫是老款衣服,书上自然也没有介绍。不过倒也难不住志英,偏襟的裁剪她已经会了,唯一的难点的摆衩的高度,太短会影响走路,太长又容易露臀。她借了公公压箱底的长衫来做参考,根据公公和张大爷身高的不同调整了比例。虽然是第一次做,成品依旧完美。
经过了这两次老式衣衫的“折腾”,志英对自己更有信心了。不论乡亲们需要什么款式,只要送来布料,她都敢接下来。
春节临近,志英最忙最忙的时候到了。
东厢房里,各色面料堆成了小山。公公婆婆、大哥家6口、钟家6口,加上自己家里5口,每个人都想要穿上新衣过年。
做饭、喂猪的活都已经交给了7岁的幸儿,挑水的活也让侄儿们来帮忙了,志英还是常常忙不过来。侄儿侄女的衣服基本要到二十八九才能完工,自家的衣服必然的,放到了最后。
除夕夜,家家都掌灯了,静寂的夜里,伴着远处如酥花生米一般间歇的“啪~啪~啪~”鞭炮声,老屋里,缝纫机还在“踏踏~踏踏~”急促的响。
志英的视线从缝纫机的机头上方掠过,看向堂屋的门口。小女儿洁还穿着去年的旧衣靠着门框坐在门槛上。小小的她困得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小脑袋一下一下的点着。明明小身体已经撑不住了,还不愿上床去睡觉。
她知道,小洁在等新衣服。不管多晚,等她缝好了,小洁一定会马上穿在身上,然后到村子里跑一圈,兴奋的让还没有睡觉的邻居们,尤其是小娃儿们都看看她漂亮的新衣裳。
……
日子是辛苦的,也是充实的。志英赚得不多,也都是辛苦钱,但她很开心。第二年沐道出发去学校时,除了路上的交通食宿费,志英已经可以拿出13块钱给沐道做零用了。
“哪需要这么多!多留些在家里吧,几个娃儿也要用钱。”
“没事哈,家里还有呢。”志英笑着说,“你放心吧,我打衣服还有收入。以后会更好的。等你毕业了,还会再好呢。”
嗯,以后一定会更好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