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可网”挂名很长时间而不发帖,其因不言而喻。不是我不想发,而是“可网”不让我发。据黄煌长管委介绍的情况,这也显现出了“可网”奠基人的一片苦心,他的意图是让网友们回顾一下儿时成长的感觉,一步一步走来,从呱呱堕地的娃娃渐渐成人了,是大学生了,是硕士或博士了,从而会享受到自豪和快乐。在这方面,我就很麻木,就象打了麻醉针,一点知觉都没有。日前,我的孙子休假从成都回北京,见到我是“音画爱好者”便问:“音画爱好者是啥级别?您不是挺能耐的吗,怎不是博士啊?”我说:“只要我有资格使用代码,说我是幼儿园也行。”我进一步解释:“级别说明不了什么,级别意味着积分多罢了,它并不是学问高低的象征。因为要想积分多有几个渠道,我花上一天时间,一篇文章也不写,一幅图片也不发,甚至一句话都不用说,我也会成‘博士’,如果再增加一个‘科学家’头衔,我也可以把这顶桂冠戴在头上。”“干嘛不哇?就是您什么都不会,可要说您是‘博士’,听着也好听啊!”儿子不解,轻而易举就能混个‘博士’美称,我却不为所动。我说:“别弄错了,我可是你爷爷,多么好听的名字也吸引不了我,我不是小孩,不是用手指头拔拉一下我的脸蛋儿就能逗我乐,我喜欢实际,如果我是‘博士’了,可以享受某种待遇,比如可以上传大图啦!那我一定努力爬到这个宝座上去。”我进一步说:“不过,我不会为得到某种待遇去拚命,小的游戏我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但如果层层设障,一步一个台阶,小学完了上中学,初中毕业上高中,高中上完念大学,从大学校门出来还没完,该问问生辰八字啦!您考研了吗?”说到这里,我告诉孙子,我这可不是凭空编故事,我打开电脑详细介绍给他,他有很多不解:您有200多个音画,在“可网”怎么见不到?您那250多集的《聊代码》一定很受欢迎,怎不搬到“可网”上?您不是制作了70多集的《旋转动画》吗?怎么在“可网”只见到很少一部分,有的不显示图片是咋回事?......我直截了当的回答了孙子:什么初中啊!高中啊!这都是台阶,是障碍,是限制使用功能的。孙子感慨地说:“我感觉好像爬泰山,108登!”我问:“怎样?从小学到博士可不是山名的变更呀,是一个比一个好听的象征学问的名字呀!你感觉不出一步一景吗?当你打开‘可’网发现了一个让你惊喜的变化时,你可由大学生变成研究生啦!你会不会高兴得蹦起来?”孙子说话也干脆:“您也别弄错了,我是您孙子,孙子孩子之间不能划等号,我都是快娶媳妇的人了,我至于蹦起来吗?有什么可惊喜的?要是真的去泰山,我坐缆车。”二十几年前了,我到过山东泰山,前年去了山西恒山,是儿子开车坐在车里上去的。我和孙子说,爷爷有个遗憾,就是没去过华山。孙子忙说:“太难了,别去了,打消这个念头吧!中华大地,处处有美景,您干嘛非要去那儿呀?”我说:“因为费点力就不去呀!我在‘可网’上传不了大图我还想招儿呢!”孙子说:“您不是还可以上别的网吗?您不是说在‘乐龄’网一下子就能上传多张吗?哪里行,哪里您觉得顺手就到哪里去。您是不是把‘可网’当香饽饽啦?”我半天没说话。
昨天,说不清是第几十几次了,又遇到了“可网”心情不好,打不开了。“可网”打不开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不是事儿。本来该是昨晚发帖,拖到今日也没什么,毫毛无损。我所以不在乎‘可网’打不开,是因为是网站的‘服务器所致。这反映了服务器不够健康,可能需要维修一下了,这是设备问题,是技术人员动脑筋的事。我脑袋里琢磨的是人为问题,是“可网”门前的若干快大“石头”该摆不该摆的问题,是摆还是不摆,是多摆还是少摆,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可网”要不要革新一下呀!当然,如果决策者坚持己见,一直就认为本网是无庸置疑的香饽饽,那就一如即往,埋着头继续走“可网”康庄路。
上篇文里,我给“可网”打了70分,是按照我一个人的味口打的,那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既没有权威性,也不算数。我又不是办网站的专家,轮得到我说三道四吗?但我坚信一点,大多数人说好的肯定好,令大多数人都皱眉头的事九点九成不好。
海 特 行 者 欢 迎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