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谍战剧追剧不过瘾,来“汉口镇·戏码头”实景体验吧,让你一秒穿越百年。
7月10日,位于汉口北的“汉口镇·戏码头”开启试营业,斑驳的青石板路、复古红色电话亭、古色古香的典当行、吆喝生意的黄包车夫、穿着中山装的学生……让人仿佛置身民国风梦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打卡尝鲜。
穿着戏服的“剧情游”
面朝武汉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汉口北市场,背靠全国青年科创社区——长江青年城,火热的武汉之夏,挡不住市民追逐“复古时尚”的决心。
“汉口镇”的大门参照原“京汉火车站”外形进行了复刻,一辆终点站标为“汉口”的绿皮火车成为“网红打卡点”,不少穿着旗袍、中山装等民国风服饰的男男女女排着队摆POSE拍照。
再往里走,一家名为“大汉口电影公司·司衣局”的门店客流满满。原来,人们身着的“道具服”都是从这“租借”的,50元一件衣服可以租着穿一天。
走进司衣局门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五颜六色的“道具服”种类齐全,学生装、宪兵装、军阀装、贵妇装等电视剧里常出现的服装这里都有。
汉口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娅丽表示,“司衣局”除了提供服装租赁服务,还配备了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等40余人的专业“沉浸式互动情景剧”演员,让游客不但能穿着道具服逛街拍照,还能参与汉口镇街区“剧情游”,体验电视剧般的片段场景,让游客互动感更强。
除了京汉火车站,汉口镇还实景复刻了民众乐园、东方茶港、汉口码头、老汉口茶厂等20余个城市历史商业地标主题打卡点,增加游客互动性与体验感。
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表示,目前,已有数十家经营策划“剧情游”“剧本杀”的企业计划入驻汉口镇,未来将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住”一体的消费新模式。
汉派老字号“扎堆”
“以前来汉口北是批发打货,现在可以带家人孩子一起来玩了。”来自黄冈的文体用品采购商陈勇斌带着老婆孩子在汉口镇边逛边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注意到,除了户部巷、蔡林记、汪玉霞等汉派美食在汉口镇“扎堆”开业,老村长、谭鸭血、日本料理、俄罗斯烤肉、法式牛排等连锁新餐饮品牌也纷纷入驻,无论是客商到汉口北打货“停一脚”,还是市民游客“剧情游”,“吃”都不是问题。
在已经开业的汪玉霞“汉口镇”店,绿豆糕、桃酥、喜饼等汉味传统小吃琳琅满目。店员范鹏也“入镇随俗”,穿着一件蓝色“店小二”马褂招代客人。
范鹏表示,“汪玉霞”创建于清朝乾隆四年(1739),迄今已有279年历史,是汉口历史最为悠久的食品老字号。该公司非常愿意与“剧情游”“剧本杀”团队合作,通过剧情引入、互动交流,增加年轻人对武汉百年老字号的知晓度与认同感,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武汉美食。
除老字号和复古项目外,汉口镇还引进了卓尔书店、KTV、餐饮酒店、拳击比赛、街区实景剧游、机车改装、跑车俱乐部等文化及潮玩项目,后期还将引进少儿马术、击剑等素质教育相关项目。
汉口镇还有不少别的地方淘不到的好物——“红色莫斯科”收藏品馆的女老板是乌克兰人卡佳,她是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
“红色莫斯科”收藏品馆里陈列着1912年4月22日出版第一期《真理报》原版真品报纸,是1918年至1991年间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还有苏联时期的各类奖章、徽章、奖状,以及原版红军战士军装。
卡佳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苏联共产党留下的一些红色文物,在中国会很有市场,因此她托朋友从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收集而来,为汉口镇开业添一抹亮色。
“汉口镇·戏码头”街景。(实习生 李名 摄)
打造华中特色网红打卡地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在“汉口镇·戏码头”舞台,黄梅戏经典唱段《天仙配》正在上演,台下观众们拍手叫好、气氛热烈。
舞台前的中央大道,模特走秀、街头弹唱等艺术表演接连不断,不少年轻人穿着婚纱和旗袍,在复古风情的街区一角拍照留念。
“茉莉花开”旗袍主题体验馆是“汉口镇”的另一家网红店,店内有近500款各式婚纱、旗袍,游客仅需50元就能租到一套婚纱,在小镇上肆意自拍。
体验馆老板范晓昀是武汉人,学服装设计的她于2017年在黎黄陂路开了武汉第一家婚纱体验馆“告白幸福”。
范晓昀说,现在的年轻人讲究个性、自由与创意,拍婚纱照已不再是领证新人的“专属”。用户租到婚纱后可以选择自拍或请体验馆工作人员跟拍,百元费用就能完成“婚纱大片”制作,随性选择、性价比更高,更受年轻人好评。
汉口北集团总裁曹天斌表示,汉口北商业气息浓厚,汉口镇在原有商业基础上结合特色街景,增加文化、旅游等元素,深度融合互动性、体验性,传承、升华老汉口商业文化根脉,丰富区域消费形态,打造首个中西方文化融合辉映的开放式商业街区,形成武汉文化旅游新亮点地标。
作为“汉口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戏码头仅有一街之隔的万国城已启动全球招商,将集中展示多个国家商品、美食、美景、风土人情及文化等元素,打造万国风情沉浸式主题体验街区。
届时,现代商业、文旅体验与城市文化深度链接的汉口镇,将集聚影视戏剧、文化展示、亲子游乐、时尚消费、情景体验、娱乐休闲等于一体,营造“文化消费、商脉传承、多元共融、协同共生”的华中特色商业文旅地标及网红打卡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天纵 通讯员 刘春 实习生 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