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5-8-5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1-6-5 08:40 编辑
我们福建好风光十四:福州鼓山 鼓山在福州市,算是一处标志性景点了,听闻当年习大大在福州任职时,也曾多次登过此山。
鼓山位于福州市东郊,诞生在一亿三千万年之前,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
鼓山景区以古刹涌泉寺为中心,东有回龙阁、灵源洞等20多景;西有洞壑数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罗汉台、香炉峰等50多景;北有大顶峰、白云洞等45景。这些景点主要由花岗岩经长期剥蚀、风化、崩塌、堆积而成,千姿百态,构成蟠桃林、刘海钓蟾、玉笋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观。此外,还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
鼓山摩崖石刻图片:
峰顶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据说每当风雨来临之时,便隆隆有声,故名鼓山。
福州的佛教胜地,半山腰的涌泉寺是鼓山最重要的景点,寺中千年铁树、鸡丝木供桌及血经书合称为镇山“三宝”。
血经
十一世班禅在福州鼓山涌泉寺瞻礼“血经”、互赠礼品(来源:中国西藏网)
关于寺里的宝贝,有“三铁”“三宝”之说。“三铁”指的是铁锅、铁树、铁木供桌,而对于三宝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千佛陶塔、血经、雕版,另一种认为是千佛陶塔、血经、佛牙舍利。其实雕版和佛牙舍利都是涌泉寺的无价之宝,要我就干脆称为四宝算了。
感觉中,涌泉寺的大门最有特色,说是大门,其实根本就没有门,进门处的左右立柱上写着一副门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据说有二层意思:第一层、由于大门建在山坡口,前面是一条青石红墙的通道,山风直冲而来,落叶闲草都风被吹得干干净净,根本用不到人工清扫,所以叫“净地何须扫”;第二、在夏秋之际,台风频频,大门经常被刮倒,后来,索性连门都不设了,因此就叫“空门不用关”了。
这里的“净地”和“空门”还是双关语。“净地”指佛教“净土”,本来就干净无垢,何须打扫?“空门”即佛门,四大皆空,如去如来,无遮无碍,关它做啥?另外,这副对联还是一个“藏头联”,分别藏“净”、“空”两字,用来纪念鼓山涌泉寺第122代住持净空方丈。
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
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
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
镇寺之宝,殿内释迎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
三圣像
在大殿后侧,有尊重约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
大殿内外有许多橡联佳句,如:“座上白云多,正丹风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等,皆为古寺历史和环境的生动写照。
鼓山登山不需要门票,从山脚通往山顶的道有好几条,也可以选择做索道上山,非常方便。
下山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原路返回,如果实在懒散,也可以坐缆车下山,但是因为山不高,所以并不推荐,还是建议走走路,锻炼下。原路返回的话,可以顺便去看看鼓山的达摩洞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的18景,这就是鼓山十八景:达摩面壁、南极升天、仙猿守峡、古鹤巢云、仙人巨迹、福寿全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蜓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宫。
交通:
公交:福州市区乘7、29、36、40、58、69、70、73、97、108、112、115、131、137、162、170、178、302、303、两马航线定时班车等公交在“下院站”下车,步行约10分钟可达
门票:免费,单爬鼓山无需门票,涌泉寺、十八景需要门票。
(图片来自网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