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说汉字的四声,只是为后面 作个铺垫,因为接下来 我准备聊聊有关诗词写作方面的问题,而要讨论这些,就必须先弄明白四声。
四声,是汉语音律的具体表现。按照发音的高低,长短,升降几个方面的不同,分为四种声调,即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一声又称阴平声,是不升不降的高平调。二声又称阳平声,是不高不低的中声调。三声又称上声,是低平调。四声又称去声,是高降调。在古代汉语中,把不升不降,不高不低,读音长延而声调不变的一、二声归为平声;把有升降,发音短促的三、四声归为仄声。
从字义上,我们不难理解,仄是不平的意思,它与平是对立的。正是由于这种平仄关系,在汉字发音过程中,声调才会有高低,升降。长短的变化,因而,就产生了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形成一种有节奏的声调和谐的音乐美感。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写好了一首诗(包括一段话)之后,读起来感到平淡,严重点甚至觉得生涩拗口,那八成是在声的方面有问题了,尤其是写律诗,写对联,对声的要求很严,甚至说很苛刻。我们读起来拗口,别扭,那是小事,要紧的是:我们的作品不能称为律诗,因为其中存在律诗不能接受的东西,这就给我们的作品体裁打上了问号 ,我们不得不给以足够的重视,以便让我们的作品名符其实。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学爱好者,爱好者不同能者,爱好而已,喜欢琢磨这方面的事情而已,有时也斗胆弄笔,但绝对拿不出象样的东西来,只是为了解闷,只是为了脑运动,只是为了给朋友添点开心的佐料,再没有别的奢望了。
我喜欢文学和我喜欢唱歌跳舞一样,准确地说,我是听歌,因为我不会唱;我是看舞,因为我不会跳。我是坐在台下给人鼓掌的人。
前段时间,我滔滔不绝地聊动画,聊音画,我把我说成是“半瓶醋”。这回又谈写文章了,我改改形象吧!叫“二把刀”。因为在许多方面还很糊涂,许多方面还一知半解,比如:律诗都有哪些严格的要求;绝句与律诗有什么不同;律诗和词有什么不一样;写词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谈出我的看法和意见,可是,我自己都难言对错,因为我下的结论不是哪个老师讲给我的,也不是在教科书上看到的,而是我观察,分析,主观推断出来的,这就难免有误,我料到,我肯定要露怯的,肯定会出笑话的。笑话出来,是一种求教的召唤,倘遇高师点化,实乃幸运!
日前,偶见蔚然老兄《浣溪沙》一词,深觉其语句流畅,音韵和谐,古风洋溢,超凡脱俗,令我欣赞不已。这更坚定了我写《学习心得》的信心,望能获玉,也算是我另有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