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5-10 07:25 编辑
敢勇当先的杨振林
杨振林,是一位上世纪70—90年代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妇孺皆知的人物。 杨振林,虽然10年多前已经退休,但现在提起来,仍被人们翘首称赞。 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1937年农村生人、农村长大。在供销部门参加工作,后转行政。先后担任公社秘书、镇长、镇党委第一书记和冀州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顾问等职。 他,敢勇当先,在原冀县城关公社创建了享誉全国、曾得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称赞的冀县暖气片厂。 他,是党的十三大代表、十四大代表、中央组织部命名的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
创业,敢干陌生事
40年前的1972年,杨振林所供职的冀县城关公社穷得“叮当响”:当时,冀县有26个公社,各项工作排队,城关公社总是“殿后”。人均1亩多盐碱地,日工值1毛钱,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工副业一片空白。 在1972年深秋的一次会议上,杨振林自荐、经公社党委批准,挑起办工副业,摆脱贫困的重担。他白天,城里乡下跑,晚上东家西家串,抽空与公社领导磋商,最后确定搞暖气片生产。 对于暖气片,那时,他连见都没有见过。但他不信邪,坚决要干。在县城南边一片废弃的芦苇坑塘里,拉土平地,捡拾砖头,建起简易厂房。冒着严寒,三下南京九江口,两进山西雁门关,千里迢迢请来了懂暖气片生产的刘飞雄和尹良两位师傅。他们硬是靠两位师傅,几名泥腿子农民,1台老掉牙的车床、一座撅尾巴小铁炉,搞起了暖气片生产。几经试产,终于生产出合格的暖气片。第一批产品销往兰州,得货款8.5万元。8.5万元让全公社的干部群众激动无比。 从1972年,到1995年,24年的时间里,面对没有一点儿经验、没有一点儿优势、没有人才的窘况,杨振林艰难创业,艰苦奋斗,干了许多从没见过的陌生事:创建了冀县暖气片厂、搞起了产品出口、自办了电厂、铁厂。他所领导的企业,创出了9项全国第一、14项河北第一。冀县暖气片厂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同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产量占全国的1/9;产品质量最好---获同行业唯一的第一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和国家产品质量银质奖;出口创汇最多---是全国暖气片出口基地。 1988年6月16日上午9点半后,李鹏总理到冀县暖气片厂视察。李鹏总理直接进了流水线车间,边看边听厂领导的介绍。时任冀州镇党委第一书记、全国农民企业家杨振林及时任冀州镇镇长冀万茂,向李鹏总理介绍了当时冀县暖气片厂“产品出口美国”、“职工4200人,年产量600万片,年产值6500万元”、产品“获国家银质奖”、产品“质量在全国是最好的”等情况。当李鹏总理走出流水线车间时,对着杨振林等陪同的人连连点头,并说:“好,好,好!”当路过配电室时,杨振林指着里面说:“配电室的开关柜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李鹏总理探身往里看了看,说:“好!”。20多年前李鹏总理连连叫好的冀县暖气片厂,20年后的2008年,已改制为河北圣春散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达3亿多元。
用人,敢冒“政治险” 杨振林在任时,面对各级领导、各个层次的媒体记者关于成功的询问,总有一句话:“干事靠人”。 杨振林的用人之道确实称奇。为了事业,他用人唯才是尊,惜才胜己,不管别人乱议论;舍得花本钱;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怕丢乌纱,敢于担当政治风险。 1972年,为搞暖气片生产,他请来的刘、尹两位师傅,都是原在北京新都暖气片厂的技术员,都是因有所谓历史问题,被下放到原籍农村。当时,就有些所谓“好心人”劝老杨,“注意立场问题,不要犯忌,不要包庇重用坏人”。 杨振林笑笑说:“为脱贫,我用的是搞暖气片的能人,不是坏人。”1975年,社会上曾刮起一股割资本主义尾巴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打“土围子”、赶“黑师傅”, 政治空气曾搅得人人有自危之感。杨振林因聘用刘、尹两位师傅,被工作组扣上“包庇重用坏人,立场不稳”、“只抓钱,不看线,方向不对”等大帽子。工作组强令将刘、尹两位师傅辞退。面对困境,杨振林想,两位师傅走,新生的暖气片厂就要垮台;留下两位师傅,自己就会“犯政治错误”,甚至丢乌纱、丢饭碗。为了城关公社的脱贫、为了暖气片厂,他下定决心,留住两位师傅。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让两位师傅暂时到外地“避风”,住宿费报销,工资照发。风头过后再请回来。两位师傅“避风”时,产品合格率由81%降至40%;两位师傅回来后,产品合格率又恢复到80%以上。 杨振林常说,人才、能人就是金钱、财富。他们请来了一批“诸葛”,借来了一批人才,育出了一批“土专家”。到上世纪90年代初,杨振林所领导的暖气片厂,聘请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37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100多名高级人才作顾问,内有全国铸造权威人士、专家、教授。同时,还投巨资,培养自己的“土人才”。缴纳80多万元的学费,选送91名优秀员工到大专院校深造、聘请专家、教授到厂搞技术培训、支持工人业余自学进修、考职称。1988年,开全省先例,一次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级工程师张有力10万元,引起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重视。 杨振林对于人才,有权威的委以重任;搞试验的允许失败;有弱点的不求全责备,用一技之长;年老退位的照样尊重;洋的、土的一样对待。靠人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暖气片厂有40个产品达到或超过国内先进水平,其中,15个可与世界同类产品媲美,17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广告,敢吃第一口 杨振林是企业广告宣传的“吃蟹者”。他所领导的暖气片厂,在广告宣传上有“三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家生产企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广告;全国第一家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春节联欢晚会的第一位赞助商。2006年,被“品牌中国总评榜(1980--2005)暨第二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评定为“中国25大标志品牌事件”之第一。被誉为“首开品牌传播先河”。被载入中央电视台台史。 1979年,中央广播电台将要承办企业广告的消息传到冀县暖气片厂后,杨振林力排众议,破天荒地花了3万元钱,在中央广播电台作了全国第一个产品广告。这一广告鸣镝,先声夺人,收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求订货的信函、电报纷纷而至,有时一天达到上百件,使当年产品销售量比上年翻了一番多。1980年,国家基建规模压缩,影响的暖气片滞销。冀县暖气片厂第一季度积压了30多万元的产品。他们靠15万元的广告,5月份产销平衡,6月份销大于产。一年下来,利润比上年增加75万元。 1983年,中央电视台要首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冀县暖气片厂派人坐阵北京,经竞争,买下了头条广告。在这次晚会的赞助商排名中,冀县暖气片厂居首位,排在首都钢铁公司之前。难怪一日本人发出“冀暖大还是首钢大?”的疑问。 从那以后,暖气片厂的广告宣传设了专门机构,每年投入几十万元。他们运用的广告宣传媒体,包括报、刊、电台、电视台;在全国30多个大城市闹市区设固定广告牌;刊发新闻稿件;编制精致的营销手册;赞助文体竞赛;搞公益广告;……。一次,全国广告传播效果调查表的统计结果显示:他们的产品知名度、品牌美誉度等各项指标的有效传播率均达到了80%以上。持之以恒的广告宣传,使他们的产品销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84年8月3日,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赞誉他们说,“产品宣传好。”冀县暖气片厂的产品“质量好,内壁承受压力大。这是我从商品广告上看来的。”(见新华社《经济参考》报1984年8月18日一版头条消息)
支农,敢闯创新路 1986年3月1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晨的《报纸摘要》节目、同日的《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加评论员文章,报道了杨振林担任党委第一书记的冀县城关镇“以工补农”的消息。 杨振林常说,农村的企业,赚了钱干什么,就是支农。杨振林所领导的暖气片厂,除去将利润拿出来为农民买肥、耕地、播种外,主要是用于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大包干”后,暖气片厂出资,为农民打井32眼,建大型扬水站1座,扩大水田面积1万多亩。1985年前,他们拿出200多万元,帮助各村办企业。镇帮村,加快了奔小康步伐。1990年,他们投入40多万元,修了5条计15公里硬面公路,加上原有的,使所辖各村都通了硬面公路。当时,暖气片厂每年还投入100万元左右,用于扶持农民致富。他们每年为农民免费提供近1000条农村致富信息;每年为农民免费化验土壤、肥料;每年为农民免费予以农业技术培训;每年为农民半免费订阅农业科技报刊;……。 杨振林企业办得好,支农,闯出创新路。他所领导的冀州镇,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2.5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成为“全国乡镇百颗星”之一、河北省首批“亿元镇” 之一、衡水市和冀州市的首富乡镇。 他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