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党员风采稿件: 沈逸华:平凡中见真情 溧阳市老年大学 陈廷芳 在溧阳市老年大学近4000名学员中,90岁以上的就有一位,他就是1701摄影班91岁的老党员沈逸华。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的心路历程,沈逸华是心情激动,说来话长。 参军。1949年6月,18岁的沈逸华在无锡报名参军,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軍苏南軍区医校。进入医校后,学校首先组织学员开展三个月的政治学习,要求大家提高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愿意为解放全中国而贡献自已的一切。学习结束后,进行全面考核,合格者留下,不合格的就领路費回家。沈逸华有幸留了下来。接下来就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晚上,沈逸华和战友们一道在油灯下学政治、学技术,每天要忙到很晚才休息。为了向部队紧急输送医务人员,三年的医学教材,学员们必须在一年内学完。一年中,沈逸华他们没有寒假、暑假,星期天休息半天,抽出半天时间参加生产自给劳动。由于教学管理严格,教学方法得当,加上学员们的刻苦学习,一年后,沈逸华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分配到野战医院工作了。 敬业。当時,沈逸华所在的的野战医院,都分散住在民宅、词堂、寺庙里,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当时医院接收的都是各野战軍和抗美援朝志願军送回国的伤病员,伤情都很严重。他们中有双目失明的、双耳失听的、有肢体残缺的,更多的是胃溃疡、肺结核、精神病等等。病员住宿条件差,医疗器械、药品等都有困难,医疗水平也有限,因此导致一些伤病员的情绪不稳定,医护人员稍不注意自已的服务态度,就会有不好的状况出现。沈逸华心地善良,很很体諒伤病员的心情,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除了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外,还学会照料伤病员的生活。如喂飯、洗澡、修剪指甲、帮助伤病员拉屎拉尿等,沈逸华都和护士抢着去做,目的只有一个,让战友们早日康复归队。在野战医院,沈逸华勤奋工作,精心服雾,多次立功、受奖,是领导和战友心中一名合格的军人。 入党。1953年,沈逸华从部队转业来到镇江,在地区煤矿医院当起了医生。工作中,他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勤勤恳恳为矿区工人服务,口碑很好。期间,他多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但由于“海外关系”问题,入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春风吹拂大地,沈逸华也迎来了他政治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1982年,沈逸华如愿以偿,光荣入党,成为医疗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入党以后,沈逸华牢记党在宗旨,刻苦钻研医疗技术,热心为病员服务。当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家只生一个孩子。可有的家庭,独生子女因意外出现伤亡,也有的再婚家庭,也想有个孩子,可父母都作了“结扎”手术,想要孩子,没有办法。沈逸华就通过研究,在省内首先开创了“输精管、输卵管开通”手术,他先后作了一千多例此类手术,为许多家庭增添了孩子的笑声。为此,当地一些老百姓还称沈逸华为“送字观音”呢。 余热。1990年,沈逸华从单位离休了。为了回馈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沈逸华应聘来到老家余桥附近的古渎医院发挥余热,为百姓服务。医院看到来了老军医,技术又那么好,要付给老沈一点报酬,老沈坚持不收,他说,“为家乡老百姓服务,我还好意思收钱?”后来医院没办法,就以误餐补贴的名义,每月发给老沈一百元钱。在古渎医院做了近五年,医院实行改制,老沈就离开了。沈逸华的老军医身份使他成了“香饽饽”,不少民营医疗单位高薪聘请他发挥余热,可军人的素质让他早早地退出了“专家门诊”。有朋友说他有钱不赚真是傻,他说,做人要有良心,让老百姓看病花“冤枉钱”,我良心不安,再多的钱我也不稀罕。从此,再有私人医院邀请,他一概拒绝。以后的十多年里,老沈先后在无锡,宜兴、江阴、常州等地的公立医院工作过,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治病救人,为百姓抒忧解困。 乐学。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沈逸华还真是这样的一个人。2008年,沈逸华报名进了溧阳市老年大学,多年来,先后参加了太极拳、花卉、电脑、旅游文化、摄影等多种专业的学习,其中,摄影是他的最爱。他从摄影初级班、提高班、研修班、影像制作班一路走来,乐在其中。 十多年来,沈逸华的摄影设备不断提档升级,他的摄影采风之路也越走越远。坝上草原、云南雨林、贵州瀑布、江西婺源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黑龙江、长白山、新疆、西藏、等地的美景,都留在了他的相机中。在一次赴宁夏的旅游途中,沈逸华身背几十斤重的摄影包,跑前跑后,一边欣赏美景,拍摄照片,一边忙着为同行的学员拍摄景点留念照片。旅游回来后,他一点点把那些照片找出来,在电脑上作后期处理,然后把那些照片都洗了出来,有的还制作了电子稿、小视频等。精美的照片送到了学员手中,学员们感激之余,要付洗照片的钱,他说,你要付钱,就不把我当朋友了。爱摄影,既出力、又出钱,沈逸华图的就是两个字:开心。 百年华诞,党旗飘飘,九旬老人,感慨不已。他说,入党以来,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当担,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一名普通党员献上一份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2021年4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