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4-12 06:58 编辑
没有共产党 哪有我今天
我1950年生人,原名辛书林,1966年,改名辛向党至今。 我生于一个很普通的农民家庭,上辈人没文化,更没有丝毫政治背景。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国家,使我成长为党的干部和有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 “助学金”使我完成学业。我小学4年级前,家中有爷爷、奶奶,父亲在外有工作,生活无忧。 我在4年级以后,先后遇上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期和1963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期间,我爷爷去世,我父亲失去工作,我家只有60多岁的奶奶和10来岁的我两个人。 我的完小(小学5至6年级)和初中,是依靠国家的“助学金”,完成了学业。在完小,我享受了免交纳学杂费待遇;在中学,我每月有2元的“助学金”。试想,在我家没有一个劳动力和经济收入的状况下,如果,没有“助学金”,我岂能上的了学? 初中毕业后,16岁的我,回到农村老家务农。初中学历,现在看来,不值得一提,但在当时,可谓村里的“文化人”啦。因为那时,教育不普及,全县每年招收初中生1100名左右(作者注:见《冀县教育志》),全县412个村,平均每个村才2.7人。除去继续上学的外,回到村的初中生,平均每个村不足两个人。 我在村里劳动之余,除去写黑板报、给村里写各种材料外,还痴心于给报刊、广播站、电台写稿、投稿,宣传农村的好人好事,被聘为多个媒体的“特约通讯员”。很快入了党,担任了村干部。 “农转非”使我有所作为。我20岁时,被县委确定“农转非”(作者注:农村户口为非农户口),一个农民到了县革委政治部(作者注:今县委宣传部),成为国家干部。在党的教育栽培下,我先后担任过公社(作者注:今乡镇)党委书记、县委机关党总支书记和县委研究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等职。 “农转非”后,工作所需,使我接触了中央地方、党政事业、农业工业、企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等社会层面,增长了各个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为人民服务的一定能力。因此,使我曾经先后获得省、地(市)、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记大功、升一级工资等荣誉。 我所带领部门的工作,在地(市)、县名列前茅、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若干次。 “加油站”使我工作有成。所谓“加油站”,就是党组织不断培养我,不断给我“加油”:安排我放下工作,带着工资,去上大学、进各种培训班、参加国家、省、地多层次的业务培训会。 我先后上了河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作者注:今河北经贸大学)、地委党校,取得了大专学历;先后参加了省和地区通讯报道学习班;先后参加了国家、省级业务培训会16次。 因此,使我的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先后被评定为“农业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 我写的文章,曾经先后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头条、《农民日报》头版头条,曾被省委书记批示。曾获新华社好稿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入选奖、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衡水地区社科成果“一等奖”、衡水市“精品特别奖”,等等。 “退休金”使我安度晚年。我2010年退休,在岗41年。退休后,除去组织安排的每年体检、享受医保外,月月都有“退休金”,确保了衣食无忧,安度晚年。 因为,生活安逸,我才能安心地去做我从小就喜欢的事情---写作。 我主要是撰写文史和民俗方面的文稿,挖掘冀州历史优秀文化,写出冀州史、志书中从来没有的史料。先后被评定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作家、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截至到目前,已经撰写撰写冀州历史优秀文化方面的文稿800多万字,付梓出版了《乡土情怀》《回溯集》《钩沉集》《徐家庄村志》《冀州史辑》、《冀州那些事儿》等18部书。每年还在媒体公开发表宣传冀州的文章100余篇。 2019年,我先后获得“河北好人”和“衡水好人”(敬业奉献类)称号。颁奖词为“衡水冀州的辛向党,任劳任怨,以深厚的文化修养,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冀州区乃至衡水市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被人们誉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被媒体称为“讲好冀州故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