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溧阳茶 溧阳市老年大学 陈廷芳 又是一年三月三,诗情画意溧阳茶。春回大地,山清水秀,溧阳高低起伏的丘陵满目葱郁,生机盎然,一座座茶园随风荡起绿色的波浪,飘香的白茶迎清风、沐细雨、饮甘霖、笼雾霭,汲天地之灵气,蕴日月之精华,款款向人们走来。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世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清代诗人查为仁更是将茶上升到琴棋书画诗花的闲情逸致。三五好友,相聚一起,一杯香茗在手,几番惬意在胸。煮酒煎茶品书时,偷得浮生半日闲。琴有松风听古韵,茶无心念起真香。茶起禅空香自在,琴鸣道妙韵天成。茶比琴棋书画,茶向道儒佛禅。“人在草木间”即茶,人与茶有不舍的情缘,茶与人有禅意的牵连。一届届溧阳茶叶节的举办,以“茶”为媒,茶人融合,充分展示了溧阳美丽乡村的物产之美、民风之美、山水之美,为溧阳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茶让人体味生活的深远意境,更能领悟人生的深刻哲理。其中最为凸显的是“和”、“静”。“和”平和、中和、祥和、和睦、和顺,心平气和,不偏不倚,均衡持平,和谐祥瑞。“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和则兴”,印证了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中庸和谐之道。在品味感受茶的真气、真香、真味的微妙变化,从而领悟道法自然的真谛,坦然敞开心胸,享受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交融的和美境界。“静”清净、平静、宁静、安祥、闲雅,平心静气,气定神闲,静待花开。从古至今,但凡修身养性、追求自我之道者,无不重视“静”之修炼,“静以修身”、“静而后能安”、“宁静以致远”。 “壶中日月长,杯里乾坤大”。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茶如人生,精心浸润,时短则无味而淡,时长则味浓而苦;人生如茶,静心品味,有沉浮有甘苦有浓淡,喝到嘴里是茶水,润进心里是茶性,浸入骨髓是茶魂。水得茶之馨香而醇,茶得水之滋养而灵;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味因茶因水而香醇,心因茶因水而纯净。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在苏轼看来,茶是故国,故国是茶,茶如佳人,佳人如茶,认定茶是能够慰藉自己安身定心的温柔之乡,茶是可以帮助自己排忧解难的心爱之物。魏学洢《核舟记》中描述“大苏泛赤壁”,苏轼与鲁直、黄庭坚同游,有“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烹茶静候的闲适温馨画面。也难得黄庭坚曾说:“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世事浮名皆梦醉,人间真味最茶明。”茶烦时让人淡定,燥时让人沉稳,忙时给人清净,累时给人解压。生津润喉是茶,怡情悦性是茶。再忙也能品出清闲,再难也能品出淡雅。对此卢仝的诗描写得最为细致: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仝《七碗茶诗》)其中包含对超脱人生、大彻大悟的追求和对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正是茶味中的至高大道。 日前,溧阳天目湖白茶开采节精彩亮相,“天目湖白茶”成为溧阳一张响亮的金名片,是溧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样板性成果。小小茶壶,若一江水,流淌经年;小小茶室,似一座城,怀拥乾坤。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为君且斟一盏茶,茶和天下万事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