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21-1-27 03:27 编辑
北京最牛胡同—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与东、西罗圈胡同相通,北邻内务部街,属朝阳门街道办事处管辖。据传是以当地史姓大户而得名。史家胡同是条很有名气的胡同,也是如今京城里尚存的四十多个保留自元明以来老名称的胡同之一。胡同西口北侧有个二郎神庙,也称“狗神庙”。周边还邻近东岳庙、隆福寺、智化寺、清真寺、大慈延福宫等寺庙。
它自明朝以来从未换过名字,甚至在1500年前就已诞生。那时,这里还是阿史那氏族的聚居地,而“阿史那”是突厥可汗的姓氏,也是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的祖先。 时光荏苒,铁木真一统中原后,在这里建都“汗八里”,即元大都。而这里便有了名字——史家胡同。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这里曾有80多个四合院,云集了很多高官和名流。华国锋、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乔冠华夫妇、民国才女凌叔华等都曾住在这里。 史家胡同之高贵,号称“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许多高官名人都曾住在这里,这里还是大清选录赴美留学生的考场。 在幽静的胡同漫步而行,每一个门牌号的后面,都是一段精彩的历史……
史家胡同59号院原是史可法祠堂旧址,也是清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现在则是北京最难进的小学之一,史家小学在清朝时,还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的考场,竺可桢、胡适、赵元任等都是从这儿中榜,才有机会出国留学。
史家胡同53号,这里最早住过抗清名将史可法,后成为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 传说这里还是清末状元洪钧的宅子,洪钧有个小妾,是中国十大名妓之一,历史上“妓女救驾”的女主角赛金花。当年,洪钧带着赛金花出使欧洲,洪钧死后,其家人返回江南吴县老家前,把赛金花赶出家门,她被迫走进“八大胡同”重操旧业。 史可法 民国时期,53号院曾是张治中私邸,民国末年又成为范汉杰的官邸,解放后,全国妇联驻扎在这里,邓颖超、康克清都曾在此办公。 今天的53号院只有原先的一半,它与北面的内务部街甲44号院本为一体。1974年,奉命进京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就住在53号后院,而出入则在内务部街甲44号,华国锋也在这里策划粉碎“四人帮”计划。
这里是涉外宾馆:好园宾馆。大门上的牌匾还是邓颖超题写的,“好园”即“女子园”,恰与妇联工作“一语双关”。
史家胡同51号,这座院落在解放前,原为香港《大公报》的北京办事处,还曾是山东抗日名将李树春中将私邸,解放后被外交部接管,后来成为章士钊先生的住宅。1959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将51号院赠予章士钊,其实如今的51号院也只有原先一半,另一半就是如今的内务部街甲36号。 住进51号院的那一年,章士钊的养女章含之,刚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部毕业,并留校任教。当时章含之与丈夫洪君彦,还住在斜对面的报房胡同外交部宿舍,后来搬到51号院与章士钊先生同居,1961年,章含之与洪钧彦的女儿妞妞出生,妞妞就是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洪晃。
年轻时的洪晃 宅院里三代同堂,温馨无限,后来,章含之离婚,于1973年与外交部长乔冠华结婚。 2011年,已是中国“名门才女”的洪晃,把史家胡同51号院交还给外交部。
史家胡同32号,没有51号院那么出名,但它的历史地位却更加显赫,它见证了教育的变革,还见证了关乎北京城命运的关键时刻。这里住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北平城的城主,他叫傅作义,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等众多战役,是上个世纪声名赫赫的百战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首任水利部部长,这座院子成为他的居所,据说,院子卫兵密布,防卫严密,为的就是提防国民党的暗杀。
史家胡同24号院,现为史家胡同博物馆,而在遥远的民国时,这里是闻名京城的“小姐书房”,主人是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新月派”和五四女作家群代表人物之一凌叔华。她出身书香世家,擅画,善文,父亲凌福彭为光绪末年进士,曾拜缪素筠为师,受过辜鸿铭教育,幼时拜王竹林为师,又师从女画家郝漱玉。
她听过周作人的课,朱光潜评过她的画,它的“小姐书房”云集了众多才子佳人,比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成名更早。 24号院本为她与陈西滢结婚时的嫁妆,而胡适则是她们的证婚人,当年许多文人墨客常在这里聚会,那时画会交流十分活跃,画会高潮处,许多大师即兴泼墨。陈衡恪、齐白石在这里组织过画会,就连搞文字的泰戈尔,都应凌叔华之邀,在檀香木片上画了莲叶和佛像。 1947年,凌淑华到欧洲与丈夫团聚,从此一家在欧洲定居,一住就是一生,然而落叶终究要归根,她在89岁的时候,终于回到祖国,一解思乡之情。 上世纪末,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中国),与东城区政府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合作,将这里建成了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
2015年3月2日,威廉王子参观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20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草创时就选在这里,它的西邻就是史家胡同博物馆,它的规模与博物馆一样大,也是从南面干面胡同跨到史家胡同。20号院成名于解放后,据说旧门牌号是56号。当年,新中国成立,当时的华北文工团进城后把这里作为驻地,前院大楼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在当时很是高大上。 1950年,文工团改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史称“老人艺”,首都剧场建成之前,很多剧目在这里酝酿排练,焦菊隐、夏淳、于是之等建院元老都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大半辈子。《龙须沟》剧组在实地体验生活,人艺许多早期经典作品都曾在这里排练,比如,《龙须沟》。
史家胡同23号。卫立煌将军在这里住过。
史家胡同11号,整条胡同只有这里不是四合院格局,这是一栋西洋式二层小楼,据说是当年日本人盖的咖啡屋,现在是大杂院,从画面看很破败。
史家胡同8号。这里曾是黄敬(俞启威)的故居,他曾任天津市首任市长。其妻子范瑾曾是北京市副市长。
史家胡同47号院: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故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搬进此院,并度过了其人生的最后岁月。
史家胡同55号院:中共元老李维汉的故居。这里先后住过国民党起义将领刘文辉、李井泉。
在史家胡同的沧桑岁月中,有无数青史留名的人在此居住,从过去的史可法、曹锟、赛金花到徐向前、傅作义、荣毅仁、李天佑、于光远、章士钊、臧克家、袁也烈、刘文辉、乔冠华、史树清、华国锋等。还有黄宗江、黄宗洛、于是之、焦菊隐、英若诚、牛星丽、金雅琴、濮存昕等艺术家。 公交:乘106路、108路、110路、111路、204夜班车内、204夜班车外、 684路、685路在灯市口东下,步行110米即到。 地铁:乘地铁5号线在灯市口下即到。 一条这么多牛人住过的胡同,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哦!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