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1-21 06:31 编辑
冀州与书法家轶事(连载稿3)
《隋史》称,冀州人“好儒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冀县志》载:冀县人“勤耕读”“士人雅好儒俗”。清朝《冀州志》称:“汉以来,冀多儒者,流风扇被,代不乏人。”史书称,冀州“户诗书,俗邹鲁,颇有晋之遗风”。一首古诗赞美冀州:“大义于今人通晓,满林尽是读书声”。 冀州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千百年来,重视儒学,薪火相传,具有诗书传家的良好传统。 故此,近现代的冀州人对知名书法家情有独钟,尊崇有加,或慕名相邀,或有缘相联。
松阳冀州留墨宝 我国著名书法大师贾松阳先生,在20世纪后期,1988年至1991年期间,先后4次到过冀县(今衡水市冀州区),留下了9幅墨宝。 他在冀州,不但为3个大企业题写了厂名,还为企业或者个人书写了6幅励志书法佳作。 他题写的厂名,分别是“河北省冀县化肥厂”“冀县暖气片厂”和“河北可耐特有限公司”
松阳大师虽是在国际上也闻名的国家级书法大师,但是,却丝毫没有架子,根本不摆“谱”。 他在冀州期间,对吃和住,都是坚持越简单越好。他说:“能够吃饱、睡觉就行啦。”在一个企业用餐时,他看到上的菜比较多,硬是坚持撤下去4个以后,才高兴痛快了。 他在冀州期间,闻讯慕名前去求见的人很多,包括一些书法爱好者。他见到工作人员阻拦,主动提出,单独安排个时间,与书法爱好者们见面、交谈,合影留念,并且,讲了他的学书法体会。他还应邀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书写了一幅“中堂”“腾飞”二字。距今30多年过去了,这幅字仍然挂在该村干部家的正厅墙上。 2017年冬季,作者在衡水方圆印刷厂偶遇松阳大师,厂长介绍我们两人相识,他说:“对不起,没有带名片。”立即拿起笔和纸,写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给了我。我说“幸会大师。”他说:“我在冀县就听说你很能写作。今天高兴相见。多联系。”我们一不是同行;二年龄相差14岁、“一轮”多;三他著名大师,我无名之辈。他如此通达、谦虚,使我感动之极。 松阳大师,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人,1936年生。 他很少穿正装,大都是衣着休闲装。 他性格豪爽,动作少有的迅速,浑身充满着活力。 他宽容、平和、通达、宅心仁厚。 自幼酷爱书画。他受地下党员、天津地毯厂总设计师、画家的父亲教益,五岁学书法,八岁练气功。他说:“在小学校里时候,300个学生中,我书法写得最好,武术最好。” 他1950年到了北京以后,干过打铁,挖过河沟,住过破庙,吃了常人所不能吃得苦。后当了北京国营普善印刷厂工人。 1954年,他18岁的时候,设计的包装、装潢、封面、宣传资料等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赞扬和认同,在北京已经是叫得响的设计师了。1957年,进入中央美院进行深造。 他刻苦自学,七八十年耽情于翰墨,上至 二王、颜柳,下逮金农、 郑板桥,潜心研求书画之真谛。并游历名山大川,踪迹遍于 五岳,得天地之灵气。 开创“巨笔书法”。他尤善于左右开弓,双管挥毫,并“开创世界巨笔书法”。有“东方书坛狂人”“巨笔世界之最”之称。被誉为“驰名中外的书坛‘第一圣杰’”。他的那支巨笔也已作为世界之最而被收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他的“巨笔书法”源自一个有趣的故事。1981年,日本书法家代表团在北京参观一个书法展后,其中一位书法家挥动一个7公斤重的大笔写出了几个大字,说中国无人能与他相比,并扬言“书法的源头在日本”。面对日本人的公开叫板,强烈的爱国精神使他挺身而出,他双手挥起满手的十几支毛笔,笔走龙蛇,闪电般地写下几个大字后,令全场为之倾倒。 在这之后,他挥动一杆长2.5米、重量达49公斤的如椽大笔,共义务写了9个大字:在北京中南海创写了“神”字;在深圳西丽湖写了“龙”字;在石家庄写了“舞”字;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春”字(他挥动一支重40多公斤的巨笔在一块巨大的白布上写);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写的“洲”字;在湖南韶山写出“虎”字;河南郑州写出“升”字;在北京云佛创写出“佛”字 。 特别是为香港回归而写了“归”字。1996年,为迎接香港回归所写的那个“归”字,堪称世界之最,高97米,宽49米,用墨600余公斤。笔蘸饱墨重380余斤。用了9天9夜的时间才得以完成。这一世界奇观的诞生,开创了大师创作大字的划时代的最高峰,“创古今中外世界最磅礴巨字”。如今,巨笔“归”字已经被镌刻在了河北天桂山的悬壁上。 不忘党员初心。松阳大师是中共党员。当有人出巨资争购他的作品时,他总是婉言谢绝;有人慕名请他写个字帖,写好后给他大笔的报酬时,他只收纸墨费用,其余的分文不取。数十年来的书法作品没卖过一幅,所有作品在展览馆里没有标过价。 多年来,他写了除9个大字外,还义务写120块匾,办了5个碑林书院,先后创办了6所业余书法学校,义务为7000多名学生讲授书法课……。 他说:“做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奉献,而不是索取!”“我是党员,是干部,我拿着国家给的工资,已经有了一份报酬,就不能再拿报酬,只能做奉献。不具备这一点就不是我贾松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