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21-1-16 15:14 编辑
冀州与书法家轶事(连载稿2)
《隋史》称,冀州人“好儒学”。民国十八年(1929年)《冀县志》载:冀县人“勤耕读”“士人雅好儒俗”。清朝《冀州志》称:“汉以来,冀多儒者,流风扇被,代不乏人。”史书称,冀州“户诗书,俗邹鲁,颇有晋之遗风”。一首古诗赞美冀州:“大义于今人通晓,满林尽是读书声”。 冀州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千百年来,重视儒学,薪火相传,具有诗书传家的良好传统。 故此,近现代的冀州人对知名书法家情有独钟,尊崇有加,或慕名相邀,或有缘相联。
中石题写“金鸡城” 冀州区金鸡大街中段,与和平路交叉口处,屹立着一座城标建筑——“金鸡城”碑。 这座碑,上头顶端是金鸡雕塑;碑身的南北两侧,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金鸡城”3个大字及“中石题”署名、日期“一九九二年四月”和图章。
近日,时任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李世忠和时任建设局副局长李国树回忆了这幅题字的来历。 1992月3月末,李世忠受县委指派,带领县建设局局长张群良、副局长李国树及有关人员,专程去北京,找全国有名的书法家,为“金鸡城”碑题写碑名。他们通过在京工作的冀县籍老乡,寻求书写人。 他们找了多位冀县老乡,其中只有1位原籍南午照乡(今周村镇)东马冢村的,熟悉1位全国有名的女画家,答应看看这位女画家能否联系全国有名的书法家。过了两天,老乡告诉家乡去的人说,女画家已经联系上全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同意为冀县题写碑名,并且说,欧阳中石先生没有提报酬要求。人们很高兴。 次日下午,得到老乡通知,让家乡去的人傍晚去欧阳中石家里取字。傍晚,冀县几个人去了欧阳中石家,中石先生没有在,一家人正在吃晚饭,中石先生的夫人,放下饭碗接待来人,把题字给了人们。近日,李国树回忆说,题字写在宣纸上,16开大小。 欧阳中石,1928年生,2020年11月故。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书法教育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画国际大学董事局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 他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最勤。多作行书,宗法二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 欧阳中石的书法如其为人,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而又飘逸,古朴而又华美。既有帖学之流美,又具碑学之壮大。观他的作品,如欣赏高山流水,又如见万马奔腾,足见他无日不临池的深厚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1981年,欧阳中石被调到北京师范学院(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他与当时许多的有识同道共同承担了一个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任务——开创高等书法教育。他首先为众多有志青年着想,开办了成人书法大专班,首批向全国招收近百名学生,以后又发展了本科、硕士教学领域。他1985年参与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今重组为中国书画国际大学),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1993年,国家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了美术学(书法教育)博士点。1998年,国家人事部又在首都师范大学设立书法博士后教学点,使首都师范大学成为我国高校第一所从博士后、博士、硕士到本科、大专完整的中国书法教育体系。这些年来,欧阳中石与东岳居士等众多同道一起为中国书法教育事业做出了无私奉献,不仅弥补了很久以来中国书法教育的不足,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书法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为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国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