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叶永烈去世一个月。一个月来,人们都在纪念他。什么是他留下的最大财富?我觉得,越来越清楚了,是“十万个为什么”,是他作为这本书的主要作者,给出的大大问号。这是最厉害的。可能有答案,也可能没答案。但是一直在提问,打破沙锅问到底,独立思考和质疑,而不是背诵一些单纯的知识。
他的科幻和纪实也是围绕这个在做。为什么未来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很严重的传染病有一天会入侵中国?为什么我们可以复活恐龙以及复活后会带来什么冲击?为什么会有四人邦?为什么要把历史保留下来?这是引起争议的话题。它们的答案可能不同,甚至有的没有答案。
这些问题,到了今天也逃不掉,仍在问。比如有个小学生试着问,为什么现实中有那么些假的阴暗的东西?但这不是标准答案,老师说不够正能量。她跳楼了。她一定怀揣着“为什么”的想法,虽然她不一定读过《十万个为什么》。
这几天有人也在问,为什么是北京?为什么是新发地?为什么刚好这时?什么说采到四十多份样本,却一开始只是指向三文鱼案板?为什么说基因组测序就能指向是欧洲传来的,而肯定不是本地变异?是因为专家说的病毒基因至少要两三年后才会变异吗?那为什么有的国家又说变异了呢?新发地那些感染者是在戴口罩还是没戴口罩状况下被传染的?区委导免职,十万人核酸检测,市场休市,滴滴禁开,小学不再开学,体育比赛停止,餐饮再次停止,北京人被外地封锁……为什么常态化与病毒共处必须要付出这些代价?每个人学识信息有限,处于不明愚昧中,因此好奇地想多知道一些,但是新闻报道并没有都作出回答。
而关于这个世界,今年以来,所发生的一切,很大程度是看不懂,要问的还有许多。昨天给出的答案,今天就会被否定。有的答案,还会被消失。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到底怎么回事?会毁灭,还是会新生?
叶永烈当时遭到了批判,因为他提出了太多问题,但往往没有给出有些人想要的答案。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这同样是一个问题。现在说,因为他有三个优秀素质:天才,勤奋,兴趣。我们可能都没有。天才太难了。勤奋也很难,现在写两个字就玩手机去了。兴趣呢?失去了。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没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提问的好奇心。有的老师,最厉害的一招,是让学生消失兴趣。这样就太平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以前做的那些,还有意义吗?比如《三联生活周刊》最近的封面文章,是“寻找一间好咖啡馆”,看了后,才知道做一杯好咖啡,是那么复杂。文章说,咖啡馆不仅是为顾客提供一杯咖非,还包含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等抽象的综合体。咖啡馆从精神层面给与别人实用的东西,又从喝一杯咖啡抽象到一个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在一个仅仅为追求“活下去”的世界里,这种东西还有意义吗?谁还戴着口罩去排队喝咖啡呢?我们去海底捞吃火锅,体验了一种环境和气氛,但现在天天吃海底捞的自热方便锅,吃多了就习惯了,觉得也很好。还有看电影,这几个月我在电视频道上和爱奇艺上看了不少电影,我觉得去不去电影院已经无所谓了。因此好不容易才有了的一些精致生活追求,就此失去了。但为什么是这样呢?
有一年我去英国参加文学节,只是去一个镇子,看到那么多人,比镇上的人还多,都来参加。我问,你们花那么多钱,不远万里,请我们这些中国人来,值得吗?他们说,没有什么能代替人跟人面对面交流,再怎么也值得。这跟在网上,把人变成数字,是不一样的。但今天,没有了。人和人隔开了。这也会是今后的现实吗?我以前每天坐地铁上班,但现在每天由家人开车送去上班,天天看街景看得想吐了。我看到那些写字楼,觉得它们的存在,还有意义吗?今后如果人人在家里就可以工作,这些写字楼做什么呢?用作田地还是墓地?这二者才是中国稀缺的。听说《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再出第七版,那么它怎么来写这个二0二0年?但不管怎样,也必须问下去。就是不能用省略号来代替那个大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