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较常登访才女的“雅苑”,却冷落了她的“收藏”,尤其还久违了我的笑翁好友,真是不该。
重返平台,瞅见了笑翁去年8月发表的最后帖子。上传的这几帧前苏邮票实在精美。票面上介绍的,全是俄罗斯当代最著名的现实主义油画大师 列宾 的系列名作。现结合邮票,一一道来,分别详述如下:
(1)首先这张,是画家本人的肖像素描及其签名。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Ilya Repin,1844-1930年),出生在俄罗斯哈尔科夫省的楚古耶夫镇,父亲是一个屯垦军军官。1864年他考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习画6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大金质奖章和公费到意大利、法国留学的机会。1876回国并开始了坚持不懈的创作。
当时,俄罗斯一些具有进步民主思想的写实派画家和雕刻家,组成了“巡回展览画派,”主张真实地描绘祖国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专制制度。列宾于1878年加入该画派,创作了大量经典璀璨的名画。在反映现实的同时,他更通过人物的形、神,来充分体现民众身上蕴藏的巨大能量,给人以激励、震撼;因此,19世纪80年代以后,被公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泰斗画派的旗帜。
列宾的创作中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本人也与民主主义者、进步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交往,因而绘制了许多反映“革命者不屈斗争”的优秀作品。
(2)1873年-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argehaulers on the Volga》
这是列宾的著名代表作,他用了三年的时间(1870~1873)才完成这幅世界名画。
在宽广的伏尔加河上,一群拉着重载货船的纤夫在河岸艰难地行进着。一条陈旧的缆绳把纤夫们连接在一起,其中有破产的农民、退伍军人、失去信任的神父、流浪汉等。画中每个人都有很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俄罗斯劳动者的群像典型。画面中人物的形象细节的描绘深刻的揭示了社会本质。
为了描绘沙皇统治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他在毕业前曾两度到伏尔加去,对纤夫的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画了许多速写,熟悉并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经历。经反复推敲和长久酝酿之后,列宾笔下的纤夫们,既是生活底层的苦难大众,也是刚毅的生活强者,表现出强大的内在力量和精神美。
在构图上,列宾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使11个纤夫犹如一组雕刻群像,塑造在一座黄色、高起的底座上。画面对伏尔加河景色作了很好的布局,使这幅尺寸不很大的画面,具有宏伟深远的感觉。它不仅揭示现实矛盾,更肯定社会正能,给俄国的风俗画增添了新的语言。
(3)意外归来《Do not wait》1888年
意外归来这幅画表现一位被流放多年的革命者突然回家的瞬间在他家庭所引起的惊愕反应。
画中革命者经过多年流放回到家里,以审慎警惕的目光看着家人。这是一位饱经折磨却从未屈服的革命家,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回来。褪色肥大的一身囚衣,精疲力尽的高瘦个子,沾满泥土的沉重靴子,都在诉说长途跋涉、回见亲人的艰辛。他的姿态有些犹豫、甚至不自信,在这久违的家中,似觉得自己像个外人,但其神态却始终透出坚毅和勇敢。
一袭黑衣的老妇人刚从坐着的椅子中站起来,转向“归来者”,似乎要扑过去拥抱,又抬不动脚步;
描绘最生动的是两个孩子,稍大的男孩由吃惊转而欣喜,识别出这位毛胡子就是自己的父亲,微张的嘴刚要叫出“爸爸”来。而较小的女孩则显出对进屋者的惧怕神情,怯怯地把目光从读着的书本移向陌生人;…这细节表明革命者被捕时,男孩的幼小记忆中已有印象,而小女或许还躺在摇篮中吧?
孩子的不同神态,生动地表现出符合年龄的表情。而他们母亲的神态呢?在与儿子对视并瞬间的沉默之后,骨肉相聚的喜悦即将爆发。
画家曾多次修改构图,最终定下的画面,选择佣人打开房门,流放的革命者刚跨入室内的一刹那场景。由此展现的有如一幕戏剧。画中人物和场景的布局,产生均衡和呼应的效果,构成一幅严谨有序的自然场面,富于动感。画中每个人物,既具典型性又有鲜明个性。
整幅画就象一部小说,向人们讲述革命者的流放痛苦,家人的不幸悲伤,以及流放者不期而至后,全家人的无比意外和兴奋。
这是列宾创作鼎盛时期的名作。画家的艺术天赋在该作品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画面上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通过“流放者”进门瞬间,家庭每个成员的种种表情、行为及其复杂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
(4)1896 年-查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王
《Zaporozhye Cossacks Writing aLetter to the Turkish Sultan》
查波罗什人是16-18世纪时期的俄国哥萨克人在乌克兰的组织,他们大多是从地主奴役下逃出来的农奴,有常备军两万多人,勇敢善战,杀富济贫,顽强不屈。
土耳其苏丹王曾写信规劝他们归顺于土耳其帝国。这些哥萨克勇士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归降,于是他们就拟一封信给苏丹王。这幅画所描绘的正是写回信时的情景,人们用嘲笑挖苦土耳其王的语言,逗得众人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