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看病就医需要找对医院和专家,知道一些与医生的沟通技巧并做好前期细节准备。 当你在为怎样选择一个好医院,怎么样挂上号,怎么么找到一个好专家而头疼的时候,你是否想有一位悉心的导医为您提供看病就医指南,下面是一些看病的基本招式。 懂沟通 首先,不要怕开口。专家提醒,很多患者不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病情。而医生的时间紧张,得不到需要的信息,就会让病人先做检查。患者可以在家演练一下,如何在半分钟内把自己的问题说清楚。比如:5天前开始咳嗽,3天前开始发烧,白天体温正常,夜晚体温较高……而不要说:前几天开始喉咙不舒服,后来好像有点发烧,有时烧有时不烧……对病情表达准确的患者,往往能获得医生更多的关注。 不懂就问,直截了当说出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是否使用医保卡、医保报销范围等等,在就诊时把这些问题都想好,能省下许多麻烦。 找对门 医院像婚姻,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病因明确的急症首选最近的医院。先对病情做一个快速的考量。特别是那种不立即处理就有生命危险的突发症状,比如接触某些过敏原后出现的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反应,或是外伤等病因明确的急症,都应选最近的医院。另外,普通慢性病也建议选最近的医院。比如高血压、肾结石、胆囊炎等,各大医院在用药和治疗上,基本大同小异。疑难杂症就要选三甲医院。一些较为复杂、难以明确诊断的疾病,比如颅脑手术、心脏搭桥等需要去有较高医疗水平和护理经验的三甲医院。当然,一些专病还是可以选择专科医院。 认准人 首诊普通号、复诊专家号。大医院的专家往往让人们趋之若鹜,其实无论普通医生还是专家教授,接待初诊患者时的程序是一样的:简单的问诊、查体,开单做相关检查、化验。这个最初的过程完全可在普通门诊医生那里完成。对于从外地来看病的患者,普通门诊相当于“导医台”和“快速通道”。如果先看普通号,普通门诊的医生会指导你该找哪位专家继续看,这样更有针对性。或者你可以直接找一个预约挂号平台,通过导医为您指定专家。 选岗位和工作时间相对固定的医生。许多慢性疾病很难彻底治愈,建议最好选择一两位固定的医生。这样他们会对你的情况了解更全面,能制定出最好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讲技巧 问诊时,医生需要从患者处获取一些重要信息,我们不妨养成写健康日记的习惯,比如利用一个台历,在时间后面,注解上几个简单的字词或者数据。比如,12月5日这天,感觉有些头晕不适,量了血压,可以在这个日期旁边记上你刚刚测出的血压值。 女性在就医前请注意:不要化妆、不用香水、避开经期。因为许多疾病,如心脏病、肺结核、贫血等,都有不同的特殊面容。如果浓妆艳抹,会掩盖真实的面色,造成误诊。此外,患上某种疾病时,身上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一旦被香水掩盖,也不利于诊断。如果不是急症,最好避开月经期。此时下腹坠胀等症状,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较相似,还不宜做尿常规等检查。 细准备 就诊前可先通过电话和网络查询相关专家的出诊信息,或请工作人员帮助推荐合适的医生,问清提前多久排队挂号。特别是外地患者,最好在看病前打电话到医院确认。一般网上预约都会截止到下午2点或3点,不要晚于这个时间。 证件材料准备齐全。去医院前要准备的东西有:身份证、医保卡手册、病历、近一年内的本院或他院检查报告单。很多人看病总不带自己的老病历。病历本是小,但其中以往的诊断、用药记录等可以为医生提供相当有用的信息。许多省市都已实行统一病历,建议患者把对应的检查结果整理好,附在病历页之后,方便医生查询。 听医嘱 开药之前,要告诉医生对什么药或者哪些食物过敏。最好不要擅自停药,吃吃停停会产生抗药性。在用药方面牢记用法和剂量。特别是服处方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写在处方上的方法服用:比如药名、用药途径、单次使用的药品剂量、每日几次等。药品在购买后,处方会被收走,因此将这些写在药瓶外包装上,可避免事后遗忘。 此外,医生最反感有家属在旁边大声聊天或不断推门张望,所以候诊时不要喧哗,等前一个患者离开再进入。事实上,礼貌、懂得体谅人的患者往往更容易获得医生的关注。 这些都是看病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但它会直接影响你就医的质量,看病难已是一个广域的难题,做好看病就医的指南显得犹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