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20-4-11 19:40 编辑
【往事如烟】冀东三县觅学求
我的小学生涯,是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期间度过的。1945年8月,八路军以炮火攻打乐亭县城,日寇驻军与县城军警逃往唐山。解放区军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不久,国民党都山部队和地主还乡团进占县城,相继建立了国民党地方政权。在就读的小学因距离县城较近,公开受制于国民党,但同时又接受八路军民主政府的领导。校长刘敏如和多数教师,都看不惯国民党而倾向共产党。五六年级的语文课讲授鲁迅的杂文,功课表上国民党规定要讲的政治内容,改由校长集中朗读《三国演义》。
1947年夏,读完高级小学,到了应该上中学的时候了。1947年春,我报考由国民党在县城创办的县立中学。录取当时就要求缴纳入学保证金“袁大头”银洋三块。到了秋天,解放战争发生了根本转变,全国性战略反攻开始,在解放区联合县委领导下,一夜之间围绕县城挖封锁沟一道,切断了敌人与外界的联系。接着,又拔除了四镇的据点。12月中,县城的国民党政府军逃往滦县。县城最后一次解放。当然,交了三块银元的国民党县立中学,也就没有念成。 1949年初,县内分散在海滨各地的抗日中学陆续返回县城,与过去的进修、育英和国民党留下的县中合并,办正规普通中学改校名为冀东三中。2月份开始春季招收新生。由于战争停学一年多的我,听说县城中学招考,几乎没经过准备就去应试,第一榜按考试成绩录取,分数比较靠前故榜上有名;待到过完春节去看第二榜,高兴而去败兴而归,原来二榜是政治审查,因家庭的成分过高而取消录取资格。 当年年秋,河北滦县中学招生,我与隔壁同年同班李锋结伴步行,去滦中应考,当年招收新生100名,考试第二天发榜,按成绩排列次序,我的名字名列第八,李锋排名46,同一小学毕业生李增奎排在84位。一所普通小学校毕业生赴邻县应考,录取率占3﹪也算不错了。土改平分之后,家中收入仅靠口粮田维持生计,要外出上学减少家里劳动力又要支付学费和伙食费用,当然有畏难情绪。 同时考入滦中的隔壁李锋,他三哥曾经与滦中现任校长在抗日中学共事,李锋让三哥给刘清波写信,请刘校长关照免收学费。到了开学日期,我与李锋俩带着三哥的介绍信,再次顺滦乐公路步行去滦中试探。校长看过书信之后告诉我们:家庭困难可以申请助学金,但是必须先行报到缴纳学费,待正式上课后再按学校规定通过申报评定,才能确定是否享受待遇。得到校长正面回答,我们决定待与家人商量后再作是否报道上学。这一年滦河再次发水,家乡矮棵豆类作物被湮没,玉米水淹到穗部即腐烂,只有“铁杆庄稼”高粱,虽然也因根部积水根系窒息而减产,但是还可以收获一把“瞎高粱”。我的第二次中考随着水灾的蔓延而告终。
到了年底,又得知与滦县、乐亭三足鼎立且等距的昌黎中学冬季招生的消息。我又鼓起勇气前往昌黎应考。在一个晨曦微露的黎明,迎着凌厉的寒风,父亲步行送我到县城,花钱买票搭乘烧炭发动的敞篷卡车,在几经严重破坏的公路上颠簸缓行,越过已经封冻的滦河,在晌午之前到达昌黎。交过报名费之后,被学校安排在靠煤火炉取暖学生宿舍。考试科目和试题都很简单,凭着多次应试经验,不慌不忙交卷。终于,再次考中昌黎中学。从此,在北宁铁路上战略重镇——碣石山下,读完了初级中学和高级农校,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高等学府学习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