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为你著荣光 ——记高台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我的故乡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市高台县,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3000多名红军血战高台的英勇事迹,却为她的的历史添上了凝重悲壮的一笔。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率五军、九军、三十军21800余人,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之命,西渡黄河,准备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但是由于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渡河部队奉命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肩负在河西建立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使命。 西路军将士进入河西走廊,遭到长期盘踞在甘青的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军队疯狂的围追堵截和残酷杀戮。西路军浴血奋战半年之久,先后在景泰、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历经大小战斗(役)百余次,歼敌25000余人,西路军也锐减至15000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等因素,兵殇河西走廊。红西路军征战史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1937年1月,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部2800余人攻占高台县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1月12日,尾随而至的国民党马步芳部队,纠集六倍于红军的兵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围攻高台城。红五军将士与2万多马匪经过九天八夜的血战。终因弹尽援绝,寡不敌众,高台城失陷。1月20日,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红五军将士2000余人,800多名抗日救国义勇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除个别人员突围外,一些没有突围出去的红军战士遭到了马家军的无情杀害,其中被枪杀、活埋、冻死、饿死、石头砸死者竟达数百人,其残忍的暴行和毒辣的手段为世间所罕见。一位姓张的护士长被马匪用七寸长钉活活钉死在国民党县府院内(现高台县人民政府)的一棵大槐树上,直到现在连名字都无法查找。 (油画——血战高台) 1949年8月20日,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2、第19兵团集中兵力,驰骋西行,千军万马,所向披靡。兰州战役毫不留情地横扫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的“马家军”,除宁马(马鸿宾)起义外,青马全军覆没。马步芳、马步青、马鸿逵逃亡海外,最后客死他乡。这一战役的胜利,为十几年前同马家军浴血奋战的西路军将士出了一口恶气,报了一箭之仇。 为了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将士,高台县人民群众自发倡议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地。195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修建烈士陵园,1957年高台烈士陵园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台烈士陵园——翻拍自1988年《高台县志》) 高台烈士陵园坐落于县城西南方向一公里的两条水渠之间,坐东向西,总面积四万多平方米。陵园大门门楣上镌刻有朱德总司令亲笔所题的"烈士陵园"手书,背面镌刻着副委员长郭沫若同志亲笔所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园内南、北两侧建有对称的三檐双层五角亭各一座,亭四周的板壁上是革命烈士诗抄、长征组画等屏幅。纪念碑南北两侧分别建有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正中是烈士纪念堂,纪念堂后面是红五军阵亡将士墓碑和公墓。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亭柱上分别有镌刻的"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和"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的挽联。后来又在公墓前建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 (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 走进纪念堂的大门,有一座大型屏风,红色天鹅绒衬底,上面镶嵌着鎏金大字,是毛主席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室内墙上挂有西路军征战河西、血战高台的文字简介、反映激战的美术作品及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四周墙边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西路军将士用过的手雷、螺号、子弹、皮衣等实物。从纪念堂的后门出去,就到了苍松翠柏烈士环绕的公墓区,庄严肃穆。 叶剑英同志1956年11月在《西游杂诵》诗中写道:“英雄战死错路上,今日独怀董振堂。悬眼城楼惊世换,高台为你著荣光”,表达了对阵亡烈士的深切悼念。 高台一中就在烈士陵园的对面,我们上中学的时候,经常到陵园游览,学习毛主席著作,过组织生活,温习功课,聆听西路军老战士为我们讲述西路军血战高台的英雄事迹,还以参观烈士陵园,瞻仰红军公墓为题材,写过作文。 陵园有一位传达兼讲解员的守墓人,是一位流落高台的西路军战士。当烈士陵园建成后,他舍弃国家给他的生活安排,说要陪他的战友,只身住在陵园,当了几十年的守墓人,昼夜与烈士们相伴,直到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天。 1970年清明,天气阴沉沉的,仿佛在为烈士们哀悼。烈士陵园里红旗猎猎,革命歌声不断。因战备需要驻扎在高台的解放军野战部队几百名指战员,与高台城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在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军民共同祭奠为国捐躯的西路军将士。 解放以后,高台城里除了县人武部的军人外,几乎没见过如此多的军人。草绿军装,红星帽徽,红领章,整整齐齐站成几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祭奠大会添加了浓浓的悼念气氛。 这是我头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家乡参加的集体祭奠活动,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后来,我再回家乡,也多次到烈士陵园,重温先烈的悲壮事迹,瞻仰烈士墓,但都是三三两两的,或是同学或是客人同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烈士陵园经过了好几次修葺和扩建。1982年3月19日,高台县人民政府将张护士长就义这棵古槐树,列为县级保护文物。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高台县委、县政府又将这棵曾经目睹了红西路军悲壮征程和革命斗志的古槐,命名为“红军槐”,并立碑刻记,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也许是张护士长的鲜血盈透槐树皮,渗进了槐树的楔洞缝。这棵在顺治年间栽种的、有300多年树龄的老槐树便有了血性,便有了灵魂,至今仍是枝繁叶茂。 (张护士长就义的老槐树) 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县上对烈士陵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并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 (烈士纪念馆大门——自拍) 改扩建后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占地8.8万平方米,建筑主要突出庄严肃穆、凝重简洁、大气磅礴的特点,着重体现红西路军血战河西、血战高台的悲壮征程。整体布局呈“7”字型,依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递进排列。园内亭、馆、园、廊、碑、墙、雕塑等建筑物和花坛、草地、松柏相互穿插环绕,布局合理,使历史回顾与现实创新融为一体。 (烈士纪念馆俯瞰) 在园内有“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红西路军纪念碑、红西路军阵亡烈士公墓、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对两座五角亭和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做了加固和美化。西南角建有1.6万平方米的生态园,里面陈列有部队退役的战斗机和火炮,南面建有大型建筑物红西路军战史陈列馆。 (血战高台群雕——左图为自拍) (烈士纪念碑) (烈士公墓) 第二展陈馆,建筑造型创意为古烽火台,体现了红西路军百年不灭的精神火焰。 (纪念馆外景) 纪念馆陈展内容以“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为主题,馆内珍藏文物3000多件,以详实的史料、图片、实物、艺术品、雕塑为主体,以电动图表、触摸屏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设“序厅”、“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策应河东,建立永昌山丹根据地”、“血战临高,呼应西安事变后的局势”、“石窝分兵,西行支队进入新疆”、“全力营救,保存革命火种”、“忠心耿耿,西路军将士铁骨铮铮”、“光照千秋,西路军精神永载史册”8个展厅、1个英烈厅以及接待室、操作室等附属设施,充分利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手段,真实、准确、完整地再现红西路军西征史实,科学合理地再现红西路军真实战斗场景,表达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展厅) (展厅) (红军战士雕塑) (烈士遗物展柜) (声光电为一体的血战高台场景再现) (西路军主要指挥员的雕塑和蜡像)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纪念馆。也是红西路军历史的纪念、展示、保护和研究中心。自建成至今,先后接待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各界知名人士、部队官兵、干部、群众、学生等1000多万人(次)。 (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纪念馆的游客观众) 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专程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馆,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向西路军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并参观了纪念馆。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烈士纪念馆) 西路军宝贵丰富的精神遗产,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少年时代,在清明扫墓之时,我们佩戴红领巾曾为革命烈士唱过这样一首歌《踏着烈士的脚印前进》: 在2020年清明之际,我们重温这首歌,以此悼念长眠于祁连山下的西路军烈士英灵忠魂! (照片除注明自拍外,均选自网络。本该在清明前发出,由于身体不适,耽搁了,还请见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