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20-3-26 14:51 编辑
去年快乐大嫂在郊区摘地菜花。
荠菜煮鸡蛋。
一到农历二月底,三湘大地就到处可见扯荠菜的女人和孩子,因为“三月三”要到了。这一天,人们习惯用荠菜煮鸡蛋吃,这个风俗在湖南由来已久。 三月三,古代称“上巳”日。《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于两水(溱与洧)上招魂续魄,拂除不详。”《郑风·溱洧》描写了这种盛况:青年男女在水边欢畅游玩,手持芍药相送。从自然界的春天写到了人生的春天,非常的优美,令人神往。 在这个节日里,不但有青年男女欢聚,那些已婚而未生育的男女也祈求早日生子,生子多福,这就是“上巳”的由来。“上”古代与“尚”是相同的,古代有一本儒家经典叫做《尚书》,尚是什么意思呢?尚就是上,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之书。而上巳节中的上就是尚,求的意思。巳是什么意思呢?巳字最初并不是用来表示干支的,而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巳”写成,篆体更写成了(金文大篆)、(汉仪小篆)、(方正小篆),它们都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巳字的本义就是指在胎包中成长的小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巳,似也。象子在包中形,包字从之。” 由此说来,“上巳”本身就是求子的意思,上巳节就是乞子节。之所以后来人们以为上巳是三月第一个巳日,那只是一种巧合。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那是魏晋以后的事了。
古人求子的方法、途径多得很,为什么这些妇人选择了荠菜煮鸡蛋吃的方法呢?这是颇有来历的。在古人看来,蛋能孵化成各种动物,人若吃蛋,当然也就可以生子了。古代神话中就说简狄吃了蛋,怀了孕,生下了殷民族的祖先“契”。《诗经·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古人将一个民族的起源归功于燕卵,可见人们对蛋的崇拜。其实上巳节就保留着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上巳节上有一种“曲水浮素卵的风俗”,晋朝张协《洛禊赋》:“浮素卵以蔽水。”潘尼《三日洛水作诗》“素卵随流归”,说的是将卵(蛋)放在水面上随水漂流,漂到谁面前就归谁吃,这种“曲水浮素卵”的风俗就是来自简狄吞玄鸟卵生契的传说。后来,就用绛枣取代“素卵”了。南朝陈代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诗中有“浮枣漾清漪”,说的就是这种情形。看到“枣”,我们似乎可以想起现在在婚床上放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的习俗,实在是一脉相承。 现在妇女生孩子后,人们仍然以鸡蛋相送,这并非完全从营养的角度来考虑,而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当然,经过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也不再限于妇女了,更不是用来求子,只是全家欢聚,习俗相袭罢了。当然,据说地菜(荠菜)有去风湿的功能,在湿气很重的春季吃一吃荠菜煮的鸡蛋还是很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