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版晚上好!武汉的美食面窝好吃咧。
【从此江城无面窝】 曾同学 这几天,我家附近这几个社区群里都在传一个坏消息:沈阳路口炸面窝的熊阿姨感染了新冠肺炎,走了。 都叫她熊阿姨,其实年龄也不大,也就是50出头。认识熊阿姨,也快10年了。2010年,我又搬回到儿时生活过的江岸区这片老城区居住,源于对武汉传统美食的热爱,我吃遍了我家附近几乎所有的早点铺(武汉人更喜欢叫早点摊子),很快就找到了这个卖各种粉面的“小中元面馆”,以及在面馆门口搭着做生意的熊阿姨和她的面窝。武汉的早点生意多半是这样,品种繁多,讲究的是搭配。经营者好像商量好了,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不争不抢,吃什么全凭食客自由选择,热热闹闹的。每天早上,这条街都能看见一条长长的队伍守候者一口大油锅,等着总是笑眯眯的熊阿姨不紧不慢的从飘着焦香的油锅中把一个个金黄的面窝用火钳夹出来,食客用塑料袋装走,或者一根竹签穿起来,或是直接放到了食客手中仅剩半碗热干面的碗里了。有时到了周末,我甚至会开车去,排上近半个小时的队,给家人买回几个香喷喷的热面窝。那也是我老妈的最爱,虽然老人家牙不太好,但这面窝的焦脆,总是念念不忘。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去的多了,跟这熊阿姨也慢慢熟络起来。排队等待时,也会聊几句天。她是黄陂人,应该是长岭岗的,老公在武汉第八医院当保安,两口子在武汉租房,靠着这个面窝摊子收入和老公的工资,拉扯着一儿两女。孩子们也在武汉上中学。每到寒暑假,偶尔能看见孩子们在炉子旁边帮忙收钱。其实,这个摊子的收银基本也是自助,一个小桌子,放了个面盆,食客自己算账,自己放钱找零。熊阿姨也就是每隔一会儿,把10元的钞票检出来,放到围裙前面的口袋里。面窝很便宜,出品有两种:厚的口感肉坨,一块钱一个,薄的更加焦脆,一块五毛钱两个。17年左右,涨了一次价,每个涨了两毛五,厚的两块五两个,薄的一块钱。记得那天,我还问她:干嘛不多涨点?厚的就涨到一块五,也好算账。谁也不会在乎那一毛两毛啊。其实,我也是担心,价格太便宜,熊阿姨赚不到钱,就不会再做这生意了,我也就吃不到了。熊阿姨也只是笑,没说啥。再后来,熊阿姨的摊子前面也挂了两个打印的二维码,扫码支付了。熊阿姨的二维码,也不像别家,还有个小喇叭,收到钱了,会语音播报。在这里,她连看也不看,全凭客人自觉,喊一嗓子“付了啊”。前年春节前,听熊阿姨说女儿要出嫁了,她要提前回家准备下,可能要几天不营业了,大家还在给她道喜。 记得也曾问过,她家面窝怎么这么好吃?原来,她是跟她公公婆婆学的手艺。公公婆婆原来是也是在武汉做早点的,炸油条,也会做面窝。是家传的手艺。但是,炸油条需要两个人才能做,一个管擀面切面做油条,一个管下油锅炸。炸面窝则相对简单,一个人就可以撑住一个摊子。所以她选择了炸面窝。老公还能去做别的工作。记得熊阿姨当时还说,有空给我炸一次油条,保证比面窝还要好吃!熊阿姨的面窝,满满的葱姜,炸面窝的油,也是大桶的食用油,就在火炉边放着,清澈透亮! 做小吃的生意,是个苦活儿,尤其是夏天,炎热的武汉,站在炉火边操作,想着都要崩溃!凌晨3点起来,安排一天的原料,5点,就会有第一批顾客上门,那是给附近的做建筑装修的农民工准备的早点,每天都有几百个面窝订单。到了7点以后,才是上班的上学的,然后才是附近居民,卖菜的买菜的。熊阿姨要干到中午一两点才能收摊。下午是她的欢乐时光,附近的麻将室,打麻将斗地主都是她的最爱,小输小赢,开开心心。酷热的火炉边,我也曾调侃她,夏天太难过了,小心中暑,冬天就好了。她笑着说:冬天是好过多了,死了就彻底好了!我回她一句:你可不能死,你死了,该有几多人吃不上面窝的,都会想你的!一语成谶,就在这个冬天,她倒下了。 每天,全球蔓延的病毒,支配着我的情绪。武汉三千多人离去,牵扯了多少支离破碎的家!听多了,人也渐渐麻木了。看着国外应对新冠疫情的报道,明星高官感染,谁都无法幸免。中国的病毒,咋就一直在欺负普通人?欺负在一线奋斗的王院长,江主任,梅大夫,李医生?前几天,又听到一个新词----“下沉”。想了半天,好像知道点什么了。需要下沉的,看来一直都浮着,逻辑没毛病吧? 等疫情结束,我会去熊阿姨的面窝摊子看看。很多介绍武汉美食的视频帖子里都夸熊阿姨的面窝是武汉最好的面窝,也算是网红,我也一直这么认为!我要说:“从此,江城无面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