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890|回复: 14

獭犸就是鳎目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5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獭犸就是鳎目鱼
    在电视上看到一段相声演员说的绕口令,什么“提着獭犸的喇嘛,别着喇叭的哑巴”,这獭犸是什么?獭犸不就是鳎玛吗?鳎玛就是鳎目鱼呀!
    相声演员都喜欢这段段绕口令《喇嘛和獭犸》,他们每讲到这儿,便觉得很自豪,翻来覆去地想讲这一段。我们作为听众,听得多了,不仅不觉得好听,反而觉得没什么值得卖羊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知道这个獭犸是什么。
    獭犸是什么呢?问了几个懂经的,都说就是鳎目鱼呀!鳎目怎么就读成獭犸了呢?
    原来这是相声演员为练基本功时,把喇嘛、哑巴,喇叭,鳎目几个毫不相干的事物编在一块,成了一段绕口令。为了求得押韵顺嘴,就把“鳎目”生生读成了“獭犸”。
    其实所谓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也就是说北京话并不是普通话,北方话更不是普通话。
    真正的北京土语可难听了。
    不仅满嘴的儿化音,把你绕得头晕。而且很多词汇和普通话是不一样的。
    譬如说某人“咯了”,“咯了屁了”,就是“死了”的意思;“丫挺的”,是非常下流恶毒的骂人话;“呲儿”就是斥责的意思。这都不是普通话。
    还有一个“大栅栏”。
    北京前门外的闹市“大栅栏”,老北京人都说“大拾烂儿”,只有外地人才一本正经地照字面念成“大炸蓝”。
    这三个字,明明读dazhalan,但北京读音却是:dàér lànr。 “栅”有一个吞音现象,有些类似“儿”的音,要和“大”连读,“栏”要有儿化。
    另一个汉语词汇“蛤蜊”,其正确读音应该是“geli”。
    但青岛人却明知故犯,非要把“蛤蜊”读成“嘎啦gala”。很多人不明白,青岛人为何要这样念?其实,青岛人把“蛤蜊”读成“gala”,不是古音,也不是土语,万万让人想不到的是沿用了日语的读音。在日语中,贝类用片假名写成“カラ”,读音就是“gala”。
    原来日本侵占青岛之后,实行奴化教育,强令推广日语。不可避免地就遗留了一些殖民色彩,“蛤蜊”的读音仅是其中之一。
    顺便提一句,日语中的“カラ”也是外来语,所以用片假名书写。它是从英语蛤类的单词“clam”音译来的。“clam”的读音应是“可莱姆”,读音和“gala”还真差不多。
    中国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方言土语怎么别扭,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对他那个土语方言,却是打心眼里喜欢。对于别人,可能会有听力上的障碍。但是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不都是能听到两种语言吗?一种是新鲜的当地话,当发现你不能很快地接上茬的时候,人家都会很快地无缝转换用当地语言的普通话。
    你不觉得上海普通话,武汉普通话,天津普通话,东北普通话都是不一样的。你不觉得这很有趣吗?这种语言交流,真的是一种享受。
    使用普通话是大势所趋,方言土语也是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奇花异草。不必要,也不可能彻底废除。因为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我们何不顺应天意民心,来享受这些美好的事物呢!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值 +13 收起 理由
禾子 + 3 赞一个!
黄煌长 + 5 大赞!
芷言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3-5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话要学好,那是五湖四海兄弟姐妹交流的工具,但是,方言绝对不能丢掉,那是各民族的老祖宗留下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发表于 2020-3-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楼朋友知识面很广,佩服。方言不会丢,也不会禁。最好是又会方言又会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发表于 2020-3-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都知道一句青岛名言叫“吃嘎啦,哈啤酒”,我这个青岛人也一直是满口的“嘎啦”,但却不知此语原产日本,脸红的很了。顺便多说句外来的青岛土话,五,六十年代我们打篮球投篮时喊“秀”,打乒乓球“擦网”时喊“来提”。以后知道了“秀”来自英语“shoot [ʃuːt  舒特]”,“来提”是英语“net[net  奈特] ”, 不过不知为什么德国人没给青岛留下“殖民语言”。
方言土语阻碍了交流沟通,但人们对自己的方言又有一种出自内心的舒适,喜爱的感受,叫做对“根“的依赖,认同。因此,方言土语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不会消失,“不必要,也不可能彻底废除”。我还有一个喜好,那就是对某些方言很感兴趣,比如四川,天津等,他们特有韵味,听到这些话音我常常会忍俊不禁而反复体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禾子 + 3 大赞!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3-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都知道一句青岛名言叫“吃嘎啦,哈啤酒”,我这个青岛人也一直是满口的“嘎啦”,但却不知此语原产日本,脸红的很了。顺便多说句外来的青岛土话,五,六十年代我们打篮球投篮时喊“秀”,打乒乓球“擦网”时喊“来提”。以后知道了“秀”来自英语“shoot [ʃuːt  舒特]”,“来提”是英语“net[net  奈特] ”, 不过不知为什么德国人没给青岛留下“殖民语言”。
方言土语阻碍了交流沟通,但人们对自己的方言又有一种出自内心的舒适,喜爱的感受,叫做对“根“的依赖,认同。因此,方言土语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不会消失,“不必要,也不可能彻底废除”。我还有一个喜好,那就是对某些方言很感兴趣,比如四川,天津等,他们特有韵味,听到这些话音我常常会忍俊不禁而反复体味。
发表于 2020-3-6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分享!
发表于 2020-3-8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言不会丢,也不会禁。最好是又会方言又会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芷言 发表于 2020-3-5 19:14
普通话要学好,那是五湖四海兄弟姐妹交流的工具,但是,方言绝对不能丢掉,那是各民族的老祖宗留下的一份珍 ...

谢谢老师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幸福老人 发表于 2020-3-8 08:43
方言不会丢,也不会禁。最好是又会方言又会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谢谢老师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0-3-8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留言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9-21 0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