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新街 于 2020-1-3 11:33 编辑
山路边的小屋(中)
2020年元月1日这天,81岁的刘占成正在小屋内吸烟,家里突然来了几位“不速之客”,进门打了个招呼后,就开始用相机、手机对着老人、小屋内外进行拍照。 老人坐着小板凳没有站起来,只是递过来一包“延安牌”香烟,请来访者吸。来访者拒绝了,两忙将老人搀扶起来,坐在门口。 元旦这天,天气阴冷。老人独自在家吸烟时,鼻孔间有一滴水珠,一直悬挂着。 三位“不速之客”,其实都是热爱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其中一位年龄较大的,名叫翟正理,67岁。他是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者直属服务队汉中负责人、陕西省029公益服务中心汉中支队队长,专门前来进行帮扶对象初访的。为了留下详细的影像资料,所以才把老人请出了屋,外面宽敞,光线也好。 其余两位志愿者,一位来自西安,62岁;一位来自洋县的公益团队,五十出头。刘占成的情况,是他告诉大家的。 老人出生于1939年5月(身份证显示),今年81周岁,农村喜欢说虚岁,所以也可称82岁。老人有残疾证,属于肢体残疾(二级);老人属于五保户,供养方式为“分散供养”。 根据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显示: “第十二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十三条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 秦岭山脉中的农户,其村庄农舍非常分散。根据山高坡陡沟深的地形,每户农舍都建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地点,有独门独户的,有三户五户相邻的。很多农家在行政区划上,同属一个行政村,相距却有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很明显,对于一位年过八十的孤独残疾老人来说,想借助本村村民的一些帮助,非常困难。首先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买不起或没信号),家里至今未通电。自来水是志愿者在山上找到一处水源,自己连接的。由于肢体残疾,即使有钱,要去山下小商店购物,也非常困难。 翟正理代表志愿者团队,给老人送来了崭新的棉被、棉衣、棉裤;大米、白面、方便面、牛奶等慰问品,毕竟这一天是新年第一天,春节也即将来临了。 告别老人,告别路边这三间小屋,大家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当天晚上,志愿者联系到帮扶这位老人十六年的另外一名志愿者何斌,询问了相关情况,才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根据国家的移民搬迁政策,村里原本已经给他分配了山下的移民安置点房屋,条件不错,也便于村里照料。可是老人不肯搬迁,怕侄媳妇(离家十多年,杳无音讯)万一回来,找不到他,找不到孙女(因智障在县里特教学校读书)。这才有了“八十岁老人独居山脊小屋”之现象,令人心酸,也仿佛很无奈。 连续十六年帮扶这位老人的何斌,为老人爷孙俩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谈及老人现状时,也深感内疚,“帮扶了十六年,老人还是这样生活……” (未完待续) 作者:杨理明 方 欣 摄影:东新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