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1-8-6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2-21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二之抛球乐(4体) 
 
抛球乐,词牌名,又名“莫思归”等。以刘禹锡词《抛球乐·五色绣团圆》为正体,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另有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三平韵一叠韵;单调四十字,六句四平韵;双调一百八十七字,前段十九句七仄韵,后段十七句七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冯延巳《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等。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词:单调三十字,六句四平韵——刘禹锡 
五色绣团圆,登君玳瑁筵。最宜红烛下,偏称落花前。上客如先起,应须赠一船。 
中仄中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 
此本唐人小律,后入教坊,被之管絃,遂相沿为词。中二句必用对偶,诸作皆然。按刘词别首第四句“却忆未开时”,“却”字仄声。结句“一杯君莫辞”,“一”字仄声,“君”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首句五字可平,则参皇甫松词也。 
 
变体一 
格律对照词: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三平韵、一叠韵——皇甫松 
金蹙花球小,真珠绣带垂,绣带垂。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几回冲蜡烛,千度入香怀。上客终须醉,觥盂且乱排。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此词起首不用韵,第二句下多三字叠句。 
按古乐府“贱妾与君共餔糜,共餔糜”,有叠句和声。此词叠“绣带垂”三字,亦和声也。 
 
变体二 
格律对照词:单调四十字,六句四平韵——冯延巳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渐渐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此词惟第五句五字,余皆七字。 
按《阳春集》冯词八首皆然。其一首起句“坐对高楼千万山”,“坐”字仄声,“千” 字平声。第三句“烧残红烛暮云合”,“烧”字平声,“暮”字仄声。第四句“飘尽碧梧金井寒”,“碧”字仄声,“金”字平声。又一首第二句“登高欢醉夜忘回”,“登”字平声。第三句“歌阑赏尽珊瑚树”,“赏”字仄声。又一首第四句“满面西风凭玉阑”,“满”字仄声。第五句“归去须沉醉”,“归”字平声。结句“小院新池月乍寒”,“小”字仄声。又一首结句“金菊年年秋解开”,“秋”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旧谱未注平仄,今增入。 
 
变体三 
格律对照词:双调一百八十七字,前段十九句七仄韵,后段十七句七仄韵——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 
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爭簇秋千架。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戏彩毬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絃声和雅。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向名园深处,爭泥画轮,竞羁宝马。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影红阴下。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舞婆娑,歌宛转,仿佛莺娇燕姹。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寸珠片玉,爭似浓欢无价。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对绿蚁翠蛾,怎生轻舍。 
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宋史·乐志》,有夹钟商《抛毬乐》,其词不传。元人有黄钟宫《抛毬乐》,字数 参差,词亦俚鄙。《乐章集》亦仅见此作,别无可校。平仄宜遵之。 
 
 
闲人填4体4首 
① 
夜半信风吹,秋桐落未知。不朝金井去,偏向玉栏飞。应怨君行早,无诗叶上题。 
 
② 
文意笺头聚,诗心锦上添。锦上添。 
笔锋穿古镜,书气透清帘。莫误秋时景,花毬弃岭南。 
 
③ 
明月清风一片心。点燃香炷欲催琴。 
眼前流水潺潺去,身外浮烟浅浅斟。不变高山曲,留待今朝仔细吟。 
 
④ 
此时云淡风静,乾远坤瘦。 
已中秋、菱显大小,莲见高低,菊分良莠。 
桂影里、香染衣衫,月白下、清明袍袖。 
到处结绶弹冠,共庆团圆,同饮丰年酒。 
更太平追梦,萧墙唱和,路人称额,师生授受。 
写尽粉妆秋,笑画舫、雕栏牵江柳。 
任银花飞舞,诗页乱行,少年走秀。 
 
独酌闲看梧桐,绕金井、起舞黄昏后。 
转风流,攀倜傥,演绎丁香豆蔻。 
只枝片叶,浑似塘渔田狩。 
白驹过隙,任他自在,客旅南浦书笺旧。 
对信风夜烛,悠悠不断宋唐,次第翻开品读。 
闻道绿杨邨,乘月色、莫问更沙漏。 
向渐落晓星,递传知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