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0323|回复: 58

老了身体还行都是当知青的老本(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23-11-26 16:49 编辑

21.【偷鸡摸狗】


    知青下乡第一年相对还好一些,国家是按城镇居民的标准给知青供应口粮,我们这十个人带来的商品粮,每天虽然不能吃好但是能吃饱。

  知青下乡第二年即与贫下中农同等待遇,吃不饱成为知青的最大困苦,能吃饱成为知青的最大希望,能吃好则成为知青的最大奢望。当时快乐大歌小编顺口溜;“吃豆腐是开大荤,吃鸡蛋如吃人参,想吃猪肉盼望来生命。”我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更不必说“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了。我们生活在号称“湖北粮仓”的荆门稻产区,第二年自产粮食不足,还要吃返销粮,到农闲时候每天3餐改吃2餐,还要瓜菜代。生产队长还说萝卜是“战备粮”要计划供应。当然这些困难难不倒我们武汉男伢们。我们刚下乡的时候,一般还都很老实,后来在长期艰苦的条件下,人的野性就露出来了。那时在男知青当中,没有偷过贫下中农家的鸡,就是胆小鬼会被别的男知青嘲笑,所以,为了面子与肚子,便一扫“知识青年”的斯文,无论如何都得去体验一回。
  男知青把目光投向了农民家的鸡窝、鸭舍,开始对鸡鸭下手,共有三种方案出击。一是白天放假“顺手牵鸡”的方式。我们到别的知青点串门,看到路边有鸡,先略微观察一下周围情况,如果是几个人同行则由专人担任警戒和掩护,然后将事先用白酒泡好的谷子往地上撒,贪吃的鸡啄食了酒谷子以后不一会儿摇摇晃晃只能耷拉着脑袋倒在地上了,这时快步上前,一手抓着鸡,一手把鸡脖子一拧,就再不会听到鸡叫了,最后把鸡往军布挎包一装便完事大吉了。
        二是晚上趁月黑风高偷鸡作业,荆门农村当地习俗都是将鸡窝鸭舍做到屋子外面,我们通常是采用将农民家的大门门锁扣上,然后就一手掏出鸡窝鸭舍的鸡鸭,一手把将其脖子扭断后再往军布挎包一装,就满载而归。
       三是在水库或者水塘游泳时看到鸭子,就潜水到鸭子跟前一手抓着鸭子到水底,一手把鸭脖子一拧,然后潜到岸边将死鸭子放在水草丛里做记号,晚上去取回来。
       哥们要出去偷鸡,快乐大歌总是嘱咐;“眼睛莫总盯在自己大队,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上周边大队转哈。”偷的鸡都是半夜烧着吃,吃完后就将鸡毛鸡骨头挖坑埋掉,毁尸灭迹。
  只是坑苦丢了鸡的农民,他们基本上没有“吃了豹子胆”来找知青索要的,发觉鸡被偷了,都只有自认倒霉。当时在农村的武汉知青是农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淳朴的贫下中农并不敢公然欺负知青。后来贫下中农控告到公社,公社召集知青点长严厉批评,但是没有捉贼拿赃也就不了了之了。


老了身体还行都是当知青的老本(一) http://www.keai99.com/thread-466164-1-1.html (出处: 可爱老人网)

老了身体还行都是当知青的老本(二) http://www.keai99.com/thread-466220-1-1.html (出处: 可爱老人网)
老了身体还行都是当知青的老本(三) http://www.keai99.com/thread-466224-1-1.html (出处: 可爱老人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6 收起 理由
老知青自强不息 + 3 情真意切!
黄煌长 + 5 赞一个!
光风霁月 + 3 赞一个!
真真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19-12-1 21:10 编辑

22.【学喝酒】
      
记得那是快乐大歌当年插秧的时候,整天弯腰在水田里插秧却是累得咬牙瞪眼,腰酸臂疼,甚至吃饭端碗的劲儿都没了。最考验人的是挑秧棵。每担秧棵足有一百多斤。遇到下雨的时候,穿蓑衣戴斗笠挑秧棵打赤脚在尺把宽的田埂上走,泥里来水里去,还要甩秧棵(也是一门技术活,必须甩的准),每天要挑好几十趟,挑秧和甩秧时都是咬紧牙关,摒住呼吸,以腰腿发力,才能完成这些动作。看来,负荷最重的是腰哇!
  几天后,快乐大歌早起穿衣。哎,是莫回事儿?右腿为莫丝这么疼咧,穿裤子这么费劲!我龇牙咧嘴地活动一气,好歹才穿上了裤子。白天照样干活,不觉得疼了。原以为是累的,因为缺医少药,兜里没钱,一直挺着,没有去卫生院看病。可是第二天早起穿裤子,还是右腿疼痛,还是得龇牙咧嘴地穿。从后屁股到脚后跟。同屋的小勇劝我还是找大队赤脚医生看病。快乐大歌摇头说算了,还是先喝点自己用三七泡的药酒,然后用白酒在腰部与膝关节揉哈,贴两张从武汉带来的风湿膏药,指望会慢慢会好些。可是,病情日渐重了,腰也疼狠了。但快乐大歌照常干活不误工,有病也不能耽误工呀,出勤率低,怕影响贫下中农对自己的印象呀!结果是腰腿痛扎下根了。四十五年过去,腰腿照旧疼痛,吃了多少好药,也无法统计。只是现在弄明白了,这个病名叫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部位是坐骨神经,因由是腰部用力不当或承受压力过度。
  快乐大歌终生好酒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快乐大歌有一次说老农说酒能舒筋活血除风驱寒,就从武汉带来的零用钱基本上是花到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的酒缸里,花2元钱灌满一军用水壶高粱酒(好像是7角钱1斤)回家,用饭碗烫热小酒杯,一碗青菜一碟咸萝卜几块饼干就自斟自酌起来(小勇喝酒过敏)。半小时左右,酒足饭饱,感到头有些晕乎乎的,全身热呼呼的,特别感觉腰和两条腿不疼了,也不洗脸洗脚然后倒头便睡,一夜没翻身,没起夜,好香甜的觉啊!从此,快乐大歌和白酒打上了交道,白酒的神奇的魅力征服了快乐大歌!起初天冷喝酒、腰腿疼喝酒;后来高兴时喝酒、郁闷也喝酒。再后来遇朋友喝酒、逢庆典喝酒;最后不论阴晴雨雪,不管喜怒哀乐,不计任何理由,反正天天得喝一顿酒!
       快乐大歌招工到长航驾駁船,拿工资船上吃饭还不要钱,同事大都是爱喝酒,如此喝酒的环境氛围熏染快乐大歌更是爱酒如命了,开始是拿瓶买酒,后来就用塑料壶买酒,再后来就用塑料桶买酒了。
      尽管快乐大如此爱酒好酒,况且也有“喝高了”的时候,但是自认为爱酒有度,好酒有道,至今没获赠“酒神”“酒仙”,“酒鬼”“酒痞”之类的雅号。快乐大歌退休以后因为爹爹的老鸟尽是筋,高血压、心血管病加上老毛病腰腿痛,在老伴关爱的唠叨声中想把酒给戒掉,比蜀道难!只是快乐大歌改喝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葡萄酒以后,再也没有喝白酒的那种豪情与味道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彩色风筝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19-12-1 21:14 编辑

23.【生吃活蛇胆】
     快乐大歌记得1969年4月中旬的一上午春光明媚,快乐大歌在耕田时捉一条4尺多长菜花蛇,好像听老农民程伯曾经说过生吃吃活蛇胆可以亮眼睛,当场就将这条蛇菜花打死、剥皮、挖出蛇胆放在田沟里洗哈子,然后就活生生将血淋淋的活蛇胆放到嘴里,咽口口水吞进肚子里了。不料快乐大歌过一哈感到肚子很不舒服,恶心反胃,干呕了几哈,最后还是就胃里没有消化的食物连蛇胆稀里哗啦全都呕吐到田里了,只是这粒蛇胆可惜浪费了。当然,快乐大歌收工时没有忘记将蛇肉带回家改善生活。回家以后,快乐大歌先将蛇肉洗干净切块爆炒,然后将蛇肉块萝卜块熬了一大锅味道好得很的大菜,让大家美美的搞了一餐(当然,快乐大歌肯定没有忘记让小勇跑路喊他姐姐菊梅来尝鲜)。     后来快乐大歌将吃蛇胆的事请教老农民程伯,程伯说1粒新鲜蛇胆要用半白酒泡100天才能喝,或者将新鲜蛇胆挤汁滴在酒里喝,既能明目还治疗风湿病。或者将蛇胆晒干泡酒,但是效果差些。
     快乐大歌以后只要捉住蛇就打死取胆泡酒喝,可能因为没有长期坚持喝蛇胆酒,感觉没有什么明显好效,加上回武汉参加工作以后没有继续坚持喝蛇胆酒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19-12-1 21:27 编辑

24.【被蛇咬】


     那是196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菊梅看到收工后时间还早就来我们知青屋帮忙洗衣服,快乐大歌提一桶衣服和她一前一后去塘里洗衣。
在一条杂草特多走着,突然走后面的菊梅喊我脚下有一条青竹蛇,她立马吓哭不敢前进,我则连蛇都没看到,就立刻飞跑跳下旁边的水塘,然后起坡把菊梅绕一个弯接到安全地带!
      菊梅又告诉快乐大歌的右腿上流血,快乐大歌低头一看有一刚刚冲向水塘可能是被荆棘划到的小伤口,看起来太他嘛的像被蛇咬了,伤心欲绝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于是学着古人,把绳解下来绑住小腿被蛇咬了伤口上面,防止蛇毒蔓延到心脏。菊梅扶着我一路伤心的哭回知青屋,她叫小勇跟老队长汇报说了,老队长连忙过来一看伤口,再看被我绑肿了小腿也以为是被蛇咬了(青竹蛇咬了会慢慢变肿的)就立马又叫小勇去找赤脚医生来。赤脚医生来后给快乐大歌服了蛇酒,伤口上敷了草药,安慰了快乐大歌就告辞了。
       折腾到天黑,菊梅不放心就留下来照顾我,她一整晚都没合眼,合衣躺在快乐大歌身边,两眼熬的泡肿。快乐大歌第二天清早发现自己小腿已经神奇的消肿了,伤口不痛了,下床蹦跳一感觉良好,愁眉苦脸的菊梅才露出了一丝笑容,然后她告别快乐大歌和小勇,急忙赶回她的生产队去了。       快乐大歌和小勇吃过早饭也接着出工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19-12-1 21:44 编辑

25.【我的生产小队】


    快乐大歌当时下放荆门县曾集区
曾集公社有十多个大队,有些大队的名称,我还能记得,有些就记不得了。当时快乐大歌生活的那个大队叫郑咀大队,有4个生产小队,各生产小队,有大有小,基本上是一个郑姓,是由郑姓宗族所形成的一个个的自然生活村,生活来源基本上靠以农业生产种植稻谷为主的收入,快乐大歌与小勇分在第4生产小队。第4小队在六十年代的末期由丘陵地带的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三十多户人家,人口大约两百多一点,田和地合计不到三百亩。由于紧靠区革委会,第4小队的民风及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总体上来说相对比较好一点,每个劳动日平均大约0.6元左右,一个男壮劳动力一年大约有200元的收入。
    我们生产队队长叫郑宗昌是个德高望重的中年汉子,他威信高号召力强并且精通各种农活。具体管理我们知青的是贫下中农协会小组长郑宗祚,也是个朴实勤劳的中年汉子。生产队的干部编制除了队长、贫协组长以外,还有副队长(财金队长)、会计、出纳、记工员、妇女队长、民兵排长、水利队长、保管员,最高领导是队长。队长由本队社员选举产生,带头劳动,也没有什么特权,收入分配和其他主要劳动力一样。队长得知快乐大歌能写善画,经常借调到公社办宣传专栏,提名快乐大歌当政治副队长,负责生产队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工作。
    快乐大歌刚刚下放时只能评六分,那时生产队的记分方式为,一般性非定额劳动,一个男壮劳动力(用年岁来划分)出一天满工是十个工分(早工两个,上午工四个,下午工四个),一个女壮劳动力(也按年岁划分)出一个满工是八分(分别为两个、三个、三个)。农闲的时候,没有太多劳动量,按出勤记工。快乐大歌因为干活下力,半年后就按男壮劳动力拿满工十分了,有时借调到公社办宣传也拿满工十分。     记工员在农忙、出门修水利或者某项重体力活的时候,就按定额记分。比如在农忙就按栽秧割谷的数量、修水利就按挑挖的土方、收粪肥就按质量重量等记工,记工员在计算之后,填写到每一个社员的记分本上的,最后还盖一个小章,等待年底一起结算分红。呵呵,快乐大歌下乡的1年多的收入就只买了一块上海牌全钢手表。
     我的生产小队我的第二故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大歌 于 2019-12-1 21:47 编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968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由此,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至即将过去的2015年,已整四十七年。那是一段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的岁月。

  “有悔”和“无悔”,成为我们知青群体中对那一段特殊经历的分歧意见。“有悔”者,痛感时代对整整一代人的深重折磨,后悔自己做出的牺牲和命运的不公;“无悔”者,深感知青经历使自己磨练了意志、加速了成长,更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深切了解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国家,从而奠定了整整一代人心智和意志的成熟。

  面对现实,前者发出呐喊和谴责,有些人直接延伸出现实诉求;后者选择与接受现实并与之和解,其中很多人积极反哺当年插队所在地。

  51年。一个人寿命的一多半。全国1700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生命,已经步入夕阳。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或兵团务农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地记录了北大荒农垦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 耀 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7 2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