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稼圃 于 2019-9-7 10:15 编辑
【街头巷议】蟋蟀又名蛐蛐而不是蝈蝈[size=29.3333px] ——兼回答南北天堂老友对《螳螂战蟋蟀》的质疑
蟋蟀: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土蜇。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蟋蟀是农作物的害虫,多数为中小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是圆的,胸部有些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后足发达,善跳跃;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蝈蝈:昆虫纲 直翅目,螽斯科又名鸣螽、短翅鸣螽 中华短翅鸣螽、鼓翅鸣螽。成虫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蝈蝈依靠翅膀的相互摩擦而发声,这种不开口的"歌唱"被人们称为虫鸣,并在自古至今的文学作品中传唱。前些年,有人专司捕捉生长在田间的雄性成虫,装在用草编制的“蝈蝈笼”,沿街卖。
另:《螳螂战蟋蟀》是人们恶作剧特意将两者捕捉在一起,促使他们互相厮杀,从 而博得一笑。并非像南北天堂老友想象的那样“为什么他们两个会相遇而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