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619|回复: 20

[知青岁月] 五百斤煤炭,换来一个嫂子一个侄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大哥是江苏南部一个某二线城市的一名知青,上世纪60年代的末期,下放到东北某县的乡下农村,我大哥有轻微的关节炎,就是走路有轻微的‘点腿’,身高1.68米左右,忠厚,老实,勤恳,善良。被下放到一个叫荒山一村,做知青。那个村,三面环山,一面丘陵,无水无电,更可气的,还是无粮,缺米少面的,一个字,就是‘穷’,四面都是荒山秃岭的,也少有果树林木,年年种植玉米,小麦及高粱,都是‘望天收的’,无水灌溉,靠天下雨吃饭。年景好,也能温饱无余,所剩无几,遇到干旱年头,也是颗粒无收的,时常有二十户,三十户的村民,携儿带女,出来淘百家的。
    我哥,就是落户在这样的一个村里,做知青的,我家弟兄仨,我居老三,我二哥,是个军人,在沈阳服兵役,是个部队的司机,专管货运部队的物资的。那时,我在家里上小学。我们家兄弟多,母亲常年多病,仅父亲一个人上班,一个月也就三十多元工资,既要给母亲看病吃药,还要供我念书上学,不说是朝不保夕,也是捉襟见肘,左邻右舍的借贷,也是常有的事,那时,部队的每个月的津贴费,一月五元,好时六元,实在是父母被逼急了,才向我二哥,要个十元,三十元的。通常一年也就一次到两次的。天下的父母,都不想,问儿子要钱的,实在没有办法。因为部队里,是管吃管住管衣服穿,连看电影,及军人洗澡,都是免费的。津贴费,是给军人买烟抽的,父母也经常写信,给在东北插队的大哥,写信问,能不能吃饱饭,有什么困难没有,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我哥总是回信说,很好,不用家里惦念,就是没有余钱,给妈妈买药吃。希望父母,不要吵杖,更不要打架。让三弟,好好念书。
   二哥,也经常给大哥去信,询问,能否吃饱饭,是否寒冷缺衣服,都问大哥平时闲暇下来,冬天雪地的,酷暑严寒,都做什么?大哥说,闲下来时,就到荒山上,捡枯树枝,烂树叶,捡柴禾,给村民烧火做饭,取暖御寒。经常,脸都冻破了,手都冻肿了,脚都冻麻了,手都不能拿筷子吃饭呢,问二弟是否有冻疮膏,给大哥寄个三瓶五瓶的,好多村民都缺少呢,没有,也就算啦,,,,,我二哥内心里,很纳闷的,一个青年人,一个下乡的城里知青,为什么吃饭,还缺少烧火的柴禾呢?
    原来,我二哥,是住在荒山一村,一个村会记的家里,这个村会记,姓刘,有两个儿子,并且,家里房子也多,也宽敞,有闲置的房子,可以居住,大队就安排了在他家居住。就是东邻隔了一家,是个新寡有两年的寡妇母女,生活极其困难,缺衣少粮的,更没有柴禾,烧火做饭的。时常见那寡妇,带着女儿,有六七岁吧,顶着严寒大风,到外面的荒山野岭,天天捡柴禾,心生痛情,可怜,怜悯之心,只是闲下来,帮帮她而已。她的丈夫,是挑着两只大木桶,到山下的小河,挑吃水,刚上到半山腰时,被一匹惊了的烈马,蹭反了挑子,连人带桶,被滚进了山崖,摔死了,,,,
    约有三四个月以后,二哥恰巧,从矿山拉煤到军区,徒经要路过大哥居住的知青点,多绕了二十多公里,去看望大哥,正迎着大哥,顶着凛冽的寒风,同寡妇,女儿三个人,从山上下来,各背负着近百斤的柴禾,弟弟也很是心痛,开着一车的煤炭军车,跟着哥哥进了那个寡妇的家里,见寡妇家里,破草房,无以遮风,家徒四壁,于是,狠了狠心,拿起寡妇家的铁锹,就上到车上,往下卸煤,哥哥不允许,这可是军用物资啊。弟弟说,没有事,我与团部关系好,就说,是这路上不平坦,空空洼洼,颠掉的,大哥又说,再说,你这车上,还有一个跟车的,不能违反军规啊。二哥说,没事,我买盒烟给他,就行啦,也是我的好哥们,放心吧。
    卸了大约有五六百斤啦,我大哥上去,夺下二哥的铁锹,将他强行拉下车来,你疯啦,不用啦,够啦,,,,我二哥说,那就算了吧,我到车上面,平整一下吧,没有事的,放心吧,哥哥。临走时,二哥又向那个跟车的军人战友,借了五元钱,给了大哥十元钱,又掏出了五瓶冻疮膏,交给了大哥,就开着车,走啦,水也没喝,当然,饭也没有吃啊,部队,营部里,有饭呢。
     这一下,可给寡妇家,撑了大门面啦,一时轰动啊,全村人,都要来她家买煤呢,寡妇含着热泪,哭泣来啦,这大恩大德,可怎么报答啊?那个年代,煤炭14元一吨,一公斤就0.14元,一斤才七分钱,五六百斤,煤炭,也就三十元到四十元不到啊。问题是,那个年代,买煤炭,是要凭票供应的啊,农民百姓,一个月供煤炭,也就10公斤左右啊,煤炭是工业原料,一切都是对工人,对公家,对城市放开的啊,不对农民呢。就是连火车拉客,拉物资,都是烧煤炭的啊。火车,不烧油,更不烧电啊。
    过了两年,那寡妇母女,终于被我大哥追到手啦,其实,那寡妇,是不敢追求我大哥啊,一来,我大哥是知青,是城市户籍的人,是工人阶级家庭,二来,担心,老公公,就是我的父亲,唯恐是个干部,根本,看不起她这乡下的村民寡妇,三来,还有个当兵的军人,有出息的二哥。1978年,79年左右,大量的知青,纷纷返城,我大哥也接到了返城的通知,我那寡妇嫂子,犹豫了,为了脸面好看,她先提出了离婚,让我大哥自己回城,那时,我大哥,已经与他生了一个四岁的儿子。我大哥说,你怎么想的,我们全家四口,一起回城,这是我插队十年的最大的收获,最丰硕的战果,我的爸妈,也一直高度赞成。放心,跟我回城吧。
     回到城里以后,约两个多月时间,我大哥,给安插了工作,老婆的工作,及孩子的户口,暂缓,等待政策文件。1981年,我父亲退休,因我【家中老三】,还在学校读高中,我的大嫂,顶替了我父亲的班,分到学校食堂,后勤工作。
    大哥经常对二哥二嫂,调侃,感激的说,多谢二弟帮忙,是你的一车煤炭,帮大哥,换了一家人啊,大哥大嫂,这一辈子,都感谢你啊!!!!

评分

参与人数 6人气值 +24 收起 理由
仕学青山 + 3 受益匪浅!
华意永远 + 3 相当可爱!
笑语翁 + 5 情真意切!
真真 + 5 情真意切!
刘秋梅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7-29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那年月!
发表于 2019-7-2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农村的艰苦条件在当时确实是不好形容,知青下放到农村更是苦上加苦,向他们学习!有一处错误“那个年代,煤炭14元一吨”。应该是140元一吨。为佳作点赞问好!
发表于 2019-7-29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情文字很感人,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9-7-30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朋友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惠顾,欢迎关注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9-7-30 16:17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秋梅 发表于 2019-7-29 16:29
知识青年下放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农村的艰苦条件在当时确实是不好形容,知青下放到农村更是苦上加苦,向 ...

感谢光临,欢迎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19-7-3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来访,欢迎关注
发表于 2019-7-3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精彩美文。
发表于 2019-7-30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朋友佳作,情真,感人。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9-21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