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19-5-18 16:31 编辑
我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曾任生物系宣传组长和北京大学广播台编辑。1968年4月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先后在政工组、政治处、运动办公室、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作。从办事员做起,历任秘书组长、机要秘书、党委秘书、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所保密委员会委员和党支部宣委等职。
经遗传所党委书记金光祖和人事处推荐,从1978年5月起,我先后应聘担任《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北京科技报》《中国科技报》通讯员、《婚育》杂志特约通讯员,还担任遗传所科技宣传员和中国科学院宣传联络员、《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撰稿人。
1978年10月至1987年11月这九年多,我在《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北京科技报》《北京晚报》《科技园地》《科学与人》《视野》《知识窗》《妇女》《婚育》《父母必读》《福州晚报》《中国农民报》《中国妇女报》《福建卫生报》《采风》等数十种全国及省市级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发表文稿488篇。其中有报导遗传所科研成果的,如“我国牛胚胎移植初获成功”、“光谱抗病毒新药聚肌胞研制成功”、“科学院遗传所举办全国产前诊断短训班”、“牛胚胎冷冻保存通过鉴定”、“我国人类医学遗传学进展”、“我国已发现多个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病例”、“甘薯优大高密繁种法要点”、“大豆新品质诱变30号”、“我国优生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遗传所在国内首次获得奶牛人工双胎”、“不断前进的遗传研究所”等。 有与遗传学有关的科普类文稿,如《色盲与遗传》《孩子长得好看由什么决定》《哪些夫妇生男生女要选择》《预防畸形胎儿八条》《什么是遗传》《姑娘为何长胡须》《遗传工程浅说》《遗传病知识卡片》等。 在《少年科学画报》《健康少年画报》《父母必读》《小学生报》《小学生拼音报》《少年百科知识》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81篇童话、寓言和科普短文,如“蚂蚁怎样呼叫”、“蚯蚓是聋子吗”、“猫头鹰请客”、“虫牙真的有虫吗”、“动物也有外号吗”、“鱼儿怎样唱歌”等。 参与编写周南京主编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中国华侨出版社,我撰写了100余名具有归侨身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词条)、中国侨联和国务院侨办编著的《中国侨界模范人物名典》(中国人事出版社,我撰写了著名物理学家汪德昭、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英语教师、“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等14位归侨事迹的词条)、池贵法主编的《新婚生活大全》、司马小萌主编的《男子生活大全》(河南科技出版社)、《北京市办公室问事大全》(中国人事出版社)、《科学夜谈》(中国青年出版社)、《365夜知识儿歌》(四川少儿出版社)等书籍。
担任院宣传联络员和报刊通讯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写稿,仅1995至1997年,就发表文稿266篇,其中90多篇是报道遗传所科研成果和介绍遗传学知识的。早在1986年7月2日院办公厅调研与法规处给我的便函中说:“你的工作很有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将我写的《上半年宣传联络员工作汇报》加上按语刊载在1986年第12号《中国科学院参阅材料》上。 1998年我独立执笔撰写了《在海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书,以中科院侨联和海淀区政协的名义印发各单位。共收入418位工作或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有我院归侨侨眷74名。简略介绍了他们的简历、成就、著述和获奖情况。受到海淀区政协的赞扬。 由于我在科技宣传报道方面有突出成绩,被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宣传联络员”(1987年),是1987年《中国科学报》表扬的优秀通讯员;“优生科普系列篇(69篇)”荣获全国优生协作组“优生科普优秀作品奖”(1987年),我的《优生咨询》专栏获四川省《家庭与生活报》二等奖(1990年)。连续三年被辽宁省主办的《小学生报》评为“优秀通讯员”(1990-19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