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的教练罗军在汉江龙王庙水域,指导泳者练习抛掷救生绳。
昨日下午,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泳者在汉江中演练“二对一”救溺。
武汉人爱水、亲水,夏日里到长江、汉江游泳戏水是市民的一大乐事。
本报讯(记者佘晖)昨天19时许,一游泳爱好者在长江大桥下游泳溺水,黄鹤楼冬泳队的多名武汉水上救援队队员发现后下水将其救起。民间组织“武汉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简称“水上救援队”)成立一个多月,每天值守长江汉水多个溺水事故多发地段,现已成功从江中救出落水者10人,劝退戏水者20多人。
“水上救援队”队长俞关荣是冬泳爱好者,今年61岁,武汉轮胎厂的退休职工。2005年,他唯一的儿子遭遇漏电事故意外去世,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俞关荣常到江边游泳,在他游泳的晴川桥至龙王庙一带,浪大流急,每年都可看到有游泳的孩子被江水吞没,父母亲人在岸边痛哭。俞关荣说,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心里特别能体会他们失去孩子的痛苦。
今年年初,他在游泳爱好者聚焦的“悠泳网”上发帖,倡议组建武汉水上救援队,在长江汉水危险区域救援遇险者,引来众多跟帖呼应。3月28日,全市18个冬泳队负责人聚集,商议以冬泳队员为班底,联合组建水上救援队,100多名冬泳队员报名参加。
冬泳队员们的义举获得省游泳协会、省红十字会的支持。省游泳协会为救援队骨干举办了水中救生和心肺复苏等技术培训。5月22日,水上救援队挂牌成立,隶属于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援队”。截至昨日,水上救援队有登记会员113人,平均年龄55岁,其中有女队员3名。这些冬泳队员每天在16个游泳者集中的地点轮班值守,并担负水上救援任务。16个值守点分别为武汉关、龙王庙、王家巷、南岸嘴、汉正街、江汉桥、月湖桥、汉阳门、平湖门、武船、大堤口、月亮湾、长江二桥、青山、东湖和磨山。
每个水上救援队队员在入队时,都要填写一份志愿书,志愿书中有这样一段醒目的话: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耽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俞关荣告诉记者,水上救援队对队员进行积分奖励,凡参加值守、救生培训和救人,均可获取相应积分,积分基本可反映志愿者对救援工作的付出。救援队会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为队员申请意外伤害人身保险和见义勇为救助基金。
记者 刘睿彻
昨天下午,在江汉一桥水域,岸上有三四处卖冷饮、租救生圈的摊点,一面“省红十字会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江汉桥救援基地”黄色旗帜立在其间。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大队长俞关荣介绍,志愿服务队共有16个基地,分布在两江四岸。江汉桥是其中之一。据他分析,江汉一桥这一带有一两百米的长堤斜面,有青苔时更滑,是出事比较多的地方。
据了解,尽管多是游泳高手,水上救援志愿队员人人带有救生设施,他们都说,器材救人优于徒手救人。
在江汉桥救援基地,救援队员李毅指着一位水中穿脚蹼游泳者说:“这是高手,我们很放心,一般我们对‘狗刨’的人特别留意,会劝他带上救生圈。”
俞关荣介绍,龙王庙一带因水急、旋涡、斜坡一直是历年来发生水中事故最多的地点,但阻拦不了游泳者。今年因6月气温不高,之后又涨水,来的人不多,幸未出事。
在竖着救援队旗帜的岸边,志愿队员罗军等正在练习抛置“抛绳包”。据介绍,“抛绳包”比救生圈的抛甩距离更远、更精确。志愿队员从国外的救生视频中看到这个宝贝,四处买不到,后来是到上海定做了60个。
志愿队员无奈表示,有时劝不住游泳孩子,也会吓吓他们。武汉人都爱水,完全阻止也不符合人性。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关注救援。
记者 黄莹
昨日下午5时40分,记者来到武昌平湖门江边,近50名游泳爱好者在这里活动,他们大部分是平湖门冬泳队成员。
就在三天前的傍晚,平湖门冬泳队成功抢救了一名落水青年。当时,这名小伙子被涨水后淹没在水下的护栏卡住了头部,由于被卡时间过长,被救出时已停止呼吸,冬泳队成员及时对其施行急救措施,在120赶来前成功抢救了一条生命。“我们这个队,一年最少能救七八人。”在营救中手臂负伤的徐恩孝队长说,这支队伍的180名队员人手一本手册,内容从规章制度到救援技巧都很详细。
在武昌江滩公园,黄色的大堤口冬泳队队旗在夕阳下迎风招展。记者赶去时,恰逢队员正进行水上救援训练。“对!就是要从后面抱!”岸边观摩的队员喊道。不到两分钟,扮演落水者的队员被从离岸5米远处成功救上岸。
队长张建民介绍,这处是武昌江边游泳最危险的地段之一,坡陡水急。散客来这里游泳,都喜欢凑到冬泳队这边,觉得比较安全。
除武昌江边外,传统的游泳胜地,东湖梨园、听涛景区及老鼠尾近来也人气大旺。这里的“地主”有中山舰水龙队、东湖野鹅队、磨山楚城队等。
当有游客需要救生圈、浮板时,中山舰水龙队队员会主动借给他们。“队员过来都会自备泳具,方便借给别人,有时就是一个空油壶,也会安全得多。”54岁的中山舰水龙队队长杨晓宁说。
胡世高与俞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