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135师炮兵指挥部指挥连测地班的好战士、那帅哥党玉珊、张国良。
2002年,我们从朝鲜复员回乡,五十年后在广西容县家乡再重逢,一个个都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
战友呀战友,战后喜相逢,留下合影照,记录美春秋。
20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我的回忆录《援朝老兵的今昔》出版了,你看:其中一个编目-----测地兵战友重逢 1953年7月,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350部队参加朝鲜战争最后一次战役-----“金城反击战”,赢得了“停战协定生效”。我们没有马上回国,继续为朝鲜战后巩固国防付出最后的努力。 我和测地班张国良、党玉珊等七个战友,在炮兵指挥部的部署下,在朝鲜东海岸防线建立“炮兵坐标控制网”,每天早上八点,带着炮兵方向盘等测量仪器,带着馒头、水壶、午餐食品和标杆、小标旗、小木桩、铁钉等作为坐标定点标志,每天跑两至三个山头,用了20多个日日夜夜,白天,在野外工作,晚上,用计算器计算每个基准点的坐标数据。 过后,指挥部又交给我们测地班第二个任务------“标示和鉴定作战坑道”。在朝鲜,经历了五个战役,我们的战友,为了对付“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在前沿阵地方圆几十公里的山头上,建立许许多多的防空洞----名为“坑道”,那里有指挥所、观测站、也有炮兵阵地和步兵大掩体,里面有水池、弹药库、卧室。我和战友,手拿“军用地图”,用笔详细标示坑道的图上位置,道口和长度。现在看来,这些资料是我们撤军回国后,交给朝鲜人民军做好防务计划的,回想起来,那里的山,留下我和战友的足迹和汗水。 相隔57年的老战友,2010年的夏天,转业在四川成都的张国良回到自良,大家买了美酒、香茶,做几个好菜,坐下来聚会,聊复员转业的前前后后,照了相。同年秋天,容县沙田柚一片金黄,散发着阵阵蜜香,老战友党玉珊从北流来了,我又和一个战友聚会啦,党战友是城里人,喜欢我们容县名产沙田柚,喜欢自良的土产地瓜(红薯),我要送给战友的就是这些玩意吧,面对面谈笑过后,又是照相,合影留念。 好哇!我的战友:过去年轻的帅哥,现在白发苍苍的老人! 历史,记录着我们的军旅情怀! 悠悠岁月,不知不觉已经流逝了63年, 亲爱的援朝老兵战友,年龄都八十以上啦! 63年前,黑头发,是年轻的帅哥; 看今天,满头白发,都是耄耋老人; 我,转业后奋斗在教育战线37年,如今享退休的福分; 党玉珊战友,转业后当上粮油战线,国家粮仓的仓库保管员; 张国良战友,转业后是四川成都某通讯研究所干部。 在部队,同一个班驾驭炮兵测量仪器,天天相见,同吃、同住同战斗! 回国转业后,只有相约才能相见。 留下合影照片吧,我的老战友! 如今,老冯82岁,老党86岁,老张84岁。我们回国转业后,都成了家,每人分别都有了2—4个子女,在祖国和平环境里长大的子女分别在国家公安、安全、税务部门工作,在改革开放年代,子女还有搞房地产、教育工作的。 总之,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我们都能享受晚年福;在和平环境里,战友们的儿女都长大了,能够在共和国的土地上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已经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我们都从内心深处感到十分欣慰!我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老兵的关爱! (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