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19-2-4 09:59 编辑
北京年俗(9)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三十,也称“除夕”,民俗内容主要围绕的是“合家欢聚”,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等。
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贴上一副精选的大红春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老北京民俗:卖对联(图片来自红动中国)
北京人特别讲究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这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基本都是以鸡、鱼、牛、羊、猪肉为主。老北京年夜饭讲究“四四见底”,那是指宴席由四凉、四热炒、四肉菜、四汤菜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吉祥。还有“芥末墩儿”等压桌小菜,令人垂涎欲滴。喝的酒多为白酒。
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芥末墩儿是北京人过年的首席素菜。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户户开始预备芥末墩儿。吃的时候点上米醋和香油,甜酸清脆,开窍通气。过年时吃足了大鱼大肉,解油腻全靠它。 此外还有几个讲究,就是餐桌上要有鱼,因“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要有一个火锅,意思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要上一盘萝卜丝,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来年有好彩头。最后多为一道甜食,以拔丝苹果居多,祝福往后的日子平平安安、甜甜蜜蜜。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的传统,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大年三十都要在家门前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春节期间都要彻夜通明。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期间不能关灯,这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