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煌长 于 2018-10-17 09:06 编辑
福州重阳登高有特色
福建别称“八闽”。《八闽通志》记载:“重阳,郡人率以是日登高,饮菊酒以延年,插茱萸注以避恶”。各地重阳节的习俗,通常都是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但我的家乡福州的重阳节却有自己的特色! 就拿重阳节的重头戏“登高”来说吧,福州人的“九九登高”有什么特色呢? 一是带着甘蔗和孩子一起登高,老少同乐,希望孩子快快长大长高。 传说重阳节这天带着孩子登高,小孩容易长高。这也是福州人重阳节登高的形式与别人有所不同的原因。甘蔗寓意“节节高”,带着甘蔗登山有生活美满、节节高升的意思。福州人过年时也会买甘蔗回家,保佑孩子快长高。可见福州人登高的意义,是希望小孩快快长大,这点和外地不同。 福州有句俗语:“白天爬乌山,晚上登于山”。乌山和于山是福州人登高常去的地方。 早在3000多年前的闽越古国,就有关于“福州登高”的记载。福州的《三山志》,记载了闽越王无诸登高的故事,他登高的地方当时叫“九日山”,就是现在的于山。 于山位于福州城区中心鼓楼区东南隅。相传古代有一支“于越氏”居此,由此得名。它是福州市区三山(于山、乌山、屏山)之一,虽然小,但步步有景,随处可见古人题字,还有多处树石合一的奇景,很值得一游。据说,闽越王当年盛菊花酒的大石樽,清嘉庆年间还在于山,后来不见了,但仍有“九日台”遗迹可寻。 乌山(也叫乌石山)上有两块很平滑的大石头,相倚而立,十分奇特,人家说这叫做“桃瓣李片”,重阳节时大人带着孩子登高,让孩子在上面跳一跳,意思就是很快长高了。 如今许多“老福州”一提起过重阳节,首先会想到“要到大庙山踩踩登高石”。大庙山有一块登高石,据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圆滚滚的陨石,人称“天星落地”。九月九那天,大人带小孩到大庙山,在登高石踩踩,便会长高。每逢重阳节,通往大庙山的两条石阶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二是登高时,福州人还要放风筝(也叫纸鹞,福州话叫tsai ieu)。 据说,放纸鹞来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一次,桓景求费长房取除邪去瘟的药,走迷山路,后经鸽子引导,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将纸糊的鸽子带到山上放飞,流传久了,就有了放纸鹞的习俗。旧时,福州人登高放纸鹞的地点主要在于山、乌山、大庙山等。 (图片来自福州城事、百度旅游、M22****3420、186****5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