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从“真”开始,如婴儿的天真无邪,孩子的童言无忌(他们能直言不讳地说出游行的皇帝没有穿衣服),然而,人渐渐在人生的历练中,在社会的激流冲刷下,不断地磨去棱角,往往最后会达到“圆”的境地。 年轻时,芒锋毕露,很鄙弃别人的“圆”,认为圆滑,玩世不恭是老年人的恶习,现在自己慢慢也老了,才知道能“圆”是很不容易的,那是需要时间的磨砺和内心的修为的,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圆”的境界的。
对于另一种几何的圆,一直也是很感兴趣的。它很能代表着我们的一生, 各人因受教育程度,智商学识,表达能力各不相同,所以人生的圆就有大有小,可越是大的园,接触的外面空白就越多,这表明要学习的地方也越多。 但再大的圆和再小的圆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有同一个圆周率。比如人可以处处不平等。但人的尊严是每个人平等拥有的,这柏拉图的弟子亚历山大大帝深谙此道,史上曾经记录过他外出征战有一次来到一间破败的茅屋前,在进屋前轻轻地问道:“里面有人吗?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两个圆可以相离,就像我们和世上的很多人,从不会相识和交往;两个圆可以相切,那只有一个切点,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点,分开后,再不会重逢,就像我们的许多网络上的邂逅;或者在旅游时遇见的导游,两个圆可以相交,犹如我们在网上和朋友的关系,相交得越多,共同的部分就越多, 我认为,一个人,寿过60,一生无战乱之颠沛流离,儿孙孝顺绕膝,身体康健无大恙,衣食无忧能温饱,妻贤家庭和睦,如能将祖上留下的一间茅屋翻建成一间瓦房,则此生无愧祖上,即为人生幸福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