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永根 于 2018-2-12 17:07 编辑
一月三十日一早,我们就把行李搬上车,吃罢早饭,就离开住地,向黄埔军校旧址出发。 黄埔军校创办前:1921年12月, 共产国际代表 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 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 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 黄埔岛,简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黄埔军校是1924年~1930年 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事学校,校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泛指黄埔军校即是1924年以后,中国国民党及 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内。 1924年国民党建校时期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扩大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9年改名“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31年 南京国民政府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 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1926~1949年。从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军校共培养32万各级军官。其中1924年到1929年共培养了七期13000余人。这些人中的多数形成了国民党中央军的骨干——“黄埔系”。 如今的黄埔军校旧址,大门风格非常朴实,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 谭延闿所书。校门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在二门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二门右侧墙壁上,挂着蒋中正手书的“亲爱精诚”校训。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黄埔军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回廊相通的楼房。军校创办时在原陆军小学堂祠堂式大门前面增建欧陆式大门。中山故居即“史迹陈列室”,原为清朝广东海关黄埔分关的旧址,称为学海楼。砖瓦混凝土混合结构两层,建筑面积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陈列有伴随 聂荣臻数十年的皮箱、自己装了轮子的椅子、墨镜、墨盒,解放军中唯一外籍将军洪水使用过的手纺毛毯,抗日远征军名将 郑洞国的私章等珍贵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赠。 2018.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