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海 于 2018-1-20 08:06 编辑
黑龙江省,简称“黑”。
“黑龙江”的来历与“秃尾( yi )巴老李”小黑龙有关。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秃尾巴老李”,就把原本居住着白龙的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直到现在,黑龙江上还传承着一种规矩:每当开船的时候,艄公都先要开口问一声:“船上有山东人吗?”坐船的不论哪个、也不论他是不是山东人,只要吱一声“有!”艄公便开船,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风浪,也会保得平安无事的。
上苍特别眷顾黑龙江。据说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只有两块黑土地,一块就是咱黑龙江北大荒,另一块远在美国那疙瘩。
我在机耕队干活的时候曾经驾驶拖拉机开过荒,也翻过地,说“泥土的芳香”,那可没有半句瞎话,真事儿!黑龙江的黑土地是那么的肥沃,攥一把流油!
农场的坐地户说,你要在地里立一根木橛子,它都能长成大树!
想想吧!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说,北大荒归来不看地!
我曾经见过红土地、青土地、灰土地,听说过黄土地,以俺一个泥腿子的眼光看,有的土地一看就是兔子不拉屎的主,十分贫瘠。
都是土地,差距咋就那么大呐?
黑龙江农垦地区的黑土地开垦历史有五十多年了;我们引龙河农场建于 1955 年,迄今已经 57 年。
土地开垦初期,自然黑土腐殖质层的厚度一般在 0.3 - 0.7 米,深者可达 1 米以上。但由于多年的耕翻和土壤侵蚀,加之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不合理开发利用,黑土层每年减少约 0.4 - 0.5 厘米,一些地方的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 0.6 - 0.7 米减少到 0.20 - 0.3 米。土壤侵蚀的结果是黑土逐渐向黄土、沙化方向演化,甚至不能耕种。
黑龙江冬季严寒,我们下乡时目光所及,当地人全是一身黑的打扮,大氅大棉袄小棉袄大棉裤全是黑色的。我在机耕队时队里借给我穿的大衣也是黑色的。
黑龙江人喜欢穿黑色,倒不一定是“若要俏,一身皂”,听说是因为黑色吸热比较快,零下三四十度,确实冻得够呛。
那时候的冬天只要根据人们的衣着颜色就可以准确区别出他是哪里人、甚至他的政治身份:
坐地户和哈尔滨知青一身黑,子弟兵和上海知青一身绿,天津知青一身土黄,服刑犯人一身灰 —— 犯人灰。
我们在农场的时候三天两头要参加学习,有一些文件也会“传达到群众”。除了传达中央文件以外,也有黑龙江省文件。
记得那时候连长指导员念文件一字不落,甚至有一些标点符号也照念不误。比如,文件中有括号,连长指导员就会念:“括号”,接下来就是“括号”里的内容,里面的内容念完了,连长指导员又会很认真地念:“括号完了”(了,liao,第三声)。
文件号那更得念,以示郑重。 黑龙江省文件与吉林、辽宁,或者说与其它省市自治区下发的文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比如,吉林或辽宁下发文件,一定是冠以“吉发某字某年某号”、“辽发某字某年某号”,其它省市自治区也均以自己的简称冠名。唯一例外的是黑龙江省,他不以“黑”冠名,而是以“龙”冠名:“龙发某字某年某号”。
欣赏赞叹黑龙江的省级的文化人,脑瓜就是好使!明明是“红”头文件,如果标上“黑”发,“老虎驾辕 —— 谁赶(敢)”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