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冀州的人及事【10】
“竹溪六逸”之孔巢父
孔巢父,字弱翁,孔子的37代世孙。冀州人。他“少时力学辩博”,也有诗文佳作行世,但已散失。
《辞海》中有“竹溪六逸”条目,载:《新唐书.李白传》中说:唐朝(618—907年间)时,著名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6个人,一起隐居在徂徕山,酣歌纵酒,被号称为“竹溪六逸”。 孔巢父与李白、杜甫等几位文采横溢的大文豪齐名。冀州《州守林思承重建儒学碑记》刊载:其“赫然有声于斯土”。 孔巢父结束徂徕山田园生活后,被举荐到长安做官。约在天宝六年(747年),辞官归隐江东(今浙江会稽)。行前,京师好友为其设宴饯行。席间,杜甫吟诗一首,表述自己的心境,赞颂孔巢父的德才。诗题为《送诗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诗卷常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孔巢父为救社稷,后再度复出,当过湖南观察使。唐朝德宗建中年间(780---804年间),孔任朝中大臣,官至给事中。因其足智多谋,善于辞令,且破贼有方,深得朝廷器重,被称为“知君名宦”。
建中二年(781年),魏博七州节度使田悦哗变。兴元元年(784年),皇帝德宗任命孔巢父为宣慰使,前往平乱。孔巢父冒死赶赴魏博,舌战田悦,陈述顺逆之祸福,理据俱备,打动人心,终使田悦率众归附。 《资治通鉴》第231 卷《唐纪四十七》载,784年7月,“孔巢父至河中”李怀光部“宣诏未毕”,被杀。孔巢父说服田悦后的当年6月,皇帝德宗令其招安另一叛将李怀光。孔巢父深入虎穴,舍身劝降。因言辞冲突,被李怀光杀害。孔巢父死后,朝廷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