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雪缘

[活动聚会] 蝶恋花 • 伊人隐在阑珊后(调侃刘树义赏花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赞一个!

点评

这些天不在家,这里很少光顾了。谢谢周大哥的鼓励!顺祝夏祺!  发表于 2017-7-4 22:21
发表于 2017-7-5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词,佩服。宛婉柔美,大有李清照,李后主韵味。不但遗词造句很有功底,而且平仄韵律方面也很规范,读过许多现代人写的所谓词牌,但真正称得上是”词“的并不多见。本人也从小喜欢古典诗词,只是没有雪缘如此才气。早就欣赏到雪缘的好词,也许是IE的问题,一直无法点评回复,直到今天使用了其他浏览器才能发表读后感,实在抱歉。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缘 于 2017-7-5 10:09 编辑
云深人家 发表于 2017-7-5 08:15
好词,佩服。宛婉柔美,大有李清照,李后主韵味。不但遗词造句很有功底,而且平仄韵律方面也很规范,读过许 ...

  首先感谢您的点评!李清照何许人也,怎能和她搅在一起,辱没了她的名望!很高兴我们都喜欢古诗词。退休前忙于工作,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08年退休后才在诗坛上跟着老师们后面学诗词。我曾比较系统地听过老师的讲座(宋词),却很少填出像样的词来,关键没词味。现在身体出现问题,基本不写了。
      贴一首前几年写的《祝英台近•晚秋》,当年老师作了点评,意在说明我当年遇到了好老师。


祝英台近·晚秋
——雪缘

进秋寒,凉几度。转瞬鬓霜顾。
陌上斜阳,见晚日西赴。
倚窗伥叹曾经,欲留还弃,阑珊曲、一帘幽雾。


影流去。
感慨阡陌红尘,惶惶百花误。
过往峥嵘,竟似廖荒库。
紫烟馨雨难留,烦忧何故?莫要问、墨铺灵路。



     “进秋寒,凉几度”首二句点明了时令和气候,也是切题之语。
     “转瞬鬓霜顾”,这时忽然看到自己鬓边的白发,感慨时光流逝之快,一年一度,又是秋凉了,人也一年一年老去。
     “倚窗伥叹曾经,欲留还弃”,这是一种对过去岁月的怅叹(“伥”为“怅”之误),“曾经”就是指过去的岁月,“欲留还弃”,是一种极度的无奈,过去的岁月因为有很多美好,我们都想把它留住,但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远离它而去了,这就是“弃”,不由得你不弃,这就是极度的无奈。正是因为有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才有了这种极度的无奈。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一种自我宽慰,实际上世上很多东西是想弃也弃不了的,这就透出了无奈。这个“弃”字,有所谓“健笔写闲情”之妙
     因为“弃”了,远离了,过去的岁月,在自己头脑中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是“阑珊曲、一帘幽雾”,阑珊,是“衰落”、“将尽”的意思,过去的岁月,就象是一首衰落将尽的曲调,就象是一帘幽雾,是那样的缥缈和模糊不清。
     上片,由秋寒见鬓霜而引起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进而产生对光阴不再的无奈,而回顾过去的岁月,不由得产生一种深沉的悲哀和茫然。层次十分清晰,情感的流动和变化十分自然、合理。


     过片
影流去,既高度精炼地概括总结了上片的全部内容,同时又开启了下片更深层次和具体的思考和领悟,是过片的经典作法。
     “感慨阡陌红尘”,“阡陌”,原意是田间小路,在这里是指自己的红尘路迹,红尘中一路走来,很多的感慨,“惶惶百花误”,这里可能是想说对自己在人生中一路走来经历的许多失误而感到惶恐。
    “过往峥嵘,竟似廖荒库”,“峥嵘”在这里是“卓异,不平凡”的意思,过往看似峥嵘的岁月经历,在现在看来,竟然好象一座寥落荒凉的房子,里面已然是空空如也了(“廖”为“寥”之误)。
    “紫烟馨雨难留,烦忧何故?”,本来是希望留下一生中的“紫烟馨雨”的,“紫烟馨雨”在这里是指可以引以为傲的成就或美好的回忆,应该是上文“过往峥嵘”的产物。但这些本来就是留不住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去自我找烦忧呢?
     “莫要问、墨铺灵路”,结句的意思是,不要再去追究这一切吧,还是用写作来铺满剩下的心灵之路吧。
      下片继续对过去的岁月进行回顾和反省,过去似乎有声有色的岁月,到头来却没留下什么精彩的东西,这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和痛,但作者没有沉溺在这种烦忧中而自我进行了排解。
      全词从秋寒入手,感慨岁月的流逝,怅叹时光的不再。
      雪缘很喜爱诗词,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创作。每当生活上遇到什么烦心事,又或者心境迷茫、感慨深沉之时,往往就用诗词来进行排解,可以说她已经把诗词作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依赖,这种感情,在她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
      如她写的《临江仙·梦境》的结句:“数着长短句,衔梦度流年”,和“墨铺灵路”是同样的意境。
      这首词的不足之处是:
      1、 用辞方面,有些辞语用得不是很准确,如“百花误”、“ 寥荒库”等;
      2、 用字方面,有些字用了别字,如 “怅”误作“伥”,“寥”误作“廖”,还是下字不够严谨所致。
 楼主| 发表于 2017-7-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要出门,这几天不在家,不能及时给予回复,请谅解!
发表于 2017-7-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雪缘 发表于 2017-7-5 09:59
首先感谢您的点评!李清照何许人也,怎能和她搅在一起,辱没了她的名望!很高兴我们都喜欢古诗词。退休 ...

雪缘客气了,作为业余的词作者,这样的文章确实很让人赞赏,至少我念了后让我回忆起了从小喜爱的二李的作品,并非是恭维(其实我还真应该学学恭维人)。得知雪缘退休后还拜师学习更是敬佩。当然要互相探讨的话,也是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你商榷。比如,”沐雨之中轻步走“句,“沐”是动词,沐雨即淋雨,这后面为何要加上”之中“?。”隐在阑珊后“句,辛弃疾的”阑珊处“换成”阑珊后“,意境是否表达贴切?。再比如,“不减相思,红豆还依旧”句 ,红豆即相思,两句重复表达,会不会有叠床架屋的味道。至于格律方面将来有机会的话,也想与你探讨及请教

很高兴在老网能认识你,欣赏你的佳作,再次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缘 于 2017-8-16 20:28 编辑
云深人家 发表于 2017-7-5 13:31
雪缘客气了,作为业余的词作者,这样的文章确实很让人赞赏,至少我念了后让我回忆起了从小喜爱的二李的作 ...

    因太多的琐事,有段日子没来了,除了忙于照看老父亲,手头有一件事需要时间去完成,不得不把这边的事暂且放一放,真的很抱歉哦!
      感动老师把这首小令看得那么仔细,并给予留评。咱一搭脉就知道老师不简单。老师提出的几点言之有理。一共才几十个字的小令,内容上有重复而浪费了句子,可惜!总之今后在构思时我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一旦创作好了再去修改会增加一些难度。至于辛弃疾的“阑珊处”换成“阑珊后”,是因为“后”字在韵上。
      过去我在学习诗词时,得到论坛不少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清楚地记得,几年前有个叫雨燕的老师对我说:“想到一个好句子,或者有时灵光一闪,有了某个新的念头,就赶紧把它记在纸上,不一定马上构成诗作,有空时再回来检点。甚至有的文字已经草成诗稿,也不一定马上就拿到网上去发,有空就改一改,直到满意,这样常常有意外的收获。”从那以后,写成的小诗或小词,我一般放上一周后才会发到论坛,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这个小令我是早晨凑合着吆喝几声,晚上就发了,为的是赶时间,在修改上很不到位。
      另外说到词就让我联想到前几年,老师们经常提醒我们这些初学者:将诗的风格用于词,不能成为诗,用词的风格用于诗,不能称之为词。写词不能用粗线条,即使豪放词也不能全部用粗线条。
      我是先学诗再学词,从中经历了痛若的过程,那就是对词没感觉,写出来总像诗,没有词味,所以没少挨老师的批评指正。终于有一天我初步理解到写词要纤细、轻巧、细腻、感性,最要紧的是从细微作手,尤其婉约词体轻,一点情,一点意,一点思,一点念即可入阕成篇。我喜欢词,但好久没有练习了。
      只要有机会,我很愿意和您探讨格律方面的问题,以便提高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7-8-16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缘 于 2017-8-16 20:37 编辑
云深人家 发表于 2017-7-5 13:31
雪缘客气了,作为业余的词作者,这样的文章确实很让人赞赏,至少我念了后让我回忆起了从小喜爱的二李的作 ...

煞有兴趣发一组前几年填的小词:
采桑子一组(三首)

西风飒飒红烛漾,愁绪难眠。空寄心弦,孰料离人两地牵。
人生何事容颜悴?难度情缘。寂寞谁怜,无奈红尘惹泪涟。

送别寒酷东风起,歌舞盈堂,欢乐洋洋,旧友新朋共一乡。
身心醉在骚坛里,丽丽诗章,处处芬芳,长调沉吟小令锵。

雨参绿掌托娇面,念尔馨池,爱尔妩姿,出水芙蓉谁不痴。
香销叶坠秋池瘦,莲藕呈之,月梦归迟,多少名家竞赋词

老师的点评:
      很欣赏雪缘的这三首采桑子。
      第一首叹离情;第二首表诗情;第三首咏物情。不管怎样,词如果没有离开“情”的表达,就没离谱。所谓“诗言志,词言情”嘛。
      第二首结句:“长调沉吟小令锵”,有失偏颇,这不是对长调和小令特点的准确总结,呵呵,比如说,第一首采桑子小令,就不“锵”嘛。
      第三首结句:“多少名家竞赋词”看似很好,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写诗的手法而不是写词的手法。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8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