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热点财经
业绩造假、报告造假、忽悠式重组 、蹭热点跟风式披露、公开承诺不履行、傀儡董事长……1000个上市公司就有1001个造假套路。可悲的是,如此多的造假,被退市的寥寥无几,造假成本太低是造假横行的重要原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A股市场的十大造假案:
第一:忽悠式重组
九好集团:联手200多家供应商造假,重组公司收获10个涨停板
2013年到2015年间,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服务费收入2.64亿,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虚构银行存款3亿、未披露3亿元借款以及银行存款质押。
为了掩饰掉这些资金缺口,九好集团通过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从而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以达到借壳上市目的。
2015年11月25日,鞍重股份发布与九好集团37亿元重组案。得益于这一重组概念,鞍重股份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收获了10个涨停板。
所幸还在披露阶段就被查办,借壳未能得逞。但是这一忽悠重组过程中,鞍重股份的股价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从23.78元飙涨至87.78元,涨幅达269%,而后又从87.78元跌至如今的23.79元,跌幅逾70%。
第二:假研报
安硕信息:分析师1.1万封“吹牛皮”邮件忽悠基金经理股价从涨7倍到跌入地狱。
这是一个上市公司高管联手分析师忽悠基金经理,坑股民还拉分析师同事下水的故事。
安硕信息的高管和东方证券联袂打造了这只妖股:十余次调研、上万封邮件、二十余篇研报吸引了221只公募基金持有最高达1808.21万股,占安硕信息流通股的74.84%。
东方证券分析师郑奇威为何突发奇想,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发邮件给安硕信息董事长和总经理,提出画张互联网大饼的故事,并不可知。2014年5月6日,曹丰联系郑奇威到安硕信息交流。
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安硕信息在10次接待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华业兴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过程中,介绍了一堆发展战略,征信业务、数据业务、小贷 云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等。
在此期间,东方证券的两位分析师还给128家基金、券商、私募等机构的1279人员累计发了1.1万余封邮件!
这两个分析师在未经东方证券内控部门审批、复核的情况下,使用“极具业务延展性…、强烈看好…、最优质的银行IT标的…、无与伦比…、绝对领先”“市值空间有望超过200亿、市值超千亿等诱导性和夸大性的语言文字编写邮件。
证监会认定,这些信息是不准确、不完整且缺乏实现基础的信息。分析师在邮件中提及的互联网金融等发展战略并未提交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审议,年报中也没用任何描述。信息披露也具有片面性,2015年的四五月份,安硕信息与机构投资者交流时对于上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描述就越来越模糊,调研记录里充斥着“不确定”、“形式未定”等字样。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当事人的申辩也是醉了:安硕信息的高管高鸣、曹丰提出申辩称,国内外对互联网金融没有明确界定!安硕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足以对投资者决策产生根本影响!潜台词是:投资者,是你们理解有误,不能怪我!郑奇威的申辩词小编也翻译一下:我只是起草了下报告,安硕信息误导了我,公司内控部门和签发领导为什么不拦着我!
第三:假名
多伦股份:蹭P2P 热点 奇葩更名 “匹凸匹”,上市公司名字更名直接关联股价,是A股20年目睹之怪现状之一。
有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成为资本市场炒作热点,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这些公司里真正干互联网金融的并不多,纷纷转型意在拉抬股价。
2015年5月11日,多伦股份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主营业务转型,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宣称获得控股股东香港多伦持有的估值10亿元的域名使用授权。
此后多伦股份拉出数个涨停,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跟风杀入。事情的真相是:除了“估值10亿的域名”,该公司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可谓“三无式更名”。
后来的后来,匹凸匹的实控人鲜言收到了证监会开出的史上对个人行政处罚的最大罚单——30亿元。
第四:假章
国海证券:一枚萝卜章引发的血案阿基米德说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说的是杠杆的伟大。在债市,杠杆意味着可以数千万撬动百亿的资金,而当债市下跌之时,杠杆会让市场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更惨的是当杠杆断裂,大家追究厂商的质量问题时,才发现这个杠杆是个三无产品,一枚萝卜章。
萝卜章惨案,简而言之,国海证券原团队成员张杨、郭亮等人以国海证券名义与其他交易对手方进行债券代持等交易,代持债券达到百亿级,后来张杨失联,郭亮投案,代持机构要求国海证券接盘,国海证券则宣称纯属离职员工个人行为,相关协议所用印章系伪造。
随后,国海证券于12月15日停牌。有点骇人的是,业内人士指出萝卜章并非国海证券一家独有。
第五:假专利
苏州恒久:登陆创业板前夕,被曝专利造假。
对于当年申购了新股却被告知IPO最终被否的股民来说,苏州恒久犹如南柯一梦。苏州恒久于2010年3月9日公开发行2000万股,发行价定为每股20.80元,申购已经完成,摇号抽签结果也已公布,然而就在距离成功上市仅一步之遥之际,苏州恒久被揭出了造假丑闻。
2010年1月,证监会审核通过了苏州恒久的IPO申请。随后,该公司开始网上公开发行新股。没想到,苏州恒久计划于当年3月19日登陆创业板前夕,被曝出该公司拥有的关于有机光导体管的4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和1件实用新型专利权已被终止,被终止的原因皆为“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在公司股票上市前夜,即2010年3月18日晚,苏州恒久发布公告称,接到保荐机构广发证券通知,有关监管部门要求保荐机构等中介就媒体报道的专利权终止问题进行核查,公司股票暂缓上市。
第六:假董事长
*ST贤成:“傀儡”董事长遭市场禁入。
证监会于2014年2月24日向*ST贤成前任董事长臧静涛发出《市场禁入决定书。臧静涛遭禁入与证监会近日给*ST贤成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所认定的上市公司存在8项违法事实有关。
然而,据媒体报道,遭市场禁入,对深陷囹圄、命运不定的臧静涛来说,已然算不上什么。由于贤成系实际控制人黄贤优逃避制裁,臧静涛此前已因涉嫌挪用资金、背信罪被收押。在贤成系内部大多数人看来,臧只是一个“傀儡”,“没有股份但身居董事长、法人代表要职,到处签字借钱盖章,有利益也爱那份排场。”
第七:欺诈发行
万福生科: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的万福生科,其上市不满一年,就被发现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虚增收入、利润的规模都超过了绿大地。
2012年9月初,湖南证监局对万福生科进行例行现场核查,发现公司2012年预付账款重大异常:公司资产负债表上预付账款余额1.46亿,而科目余额表上的预付账款超过3亿,帐表数字不符。证监局检查组追查银行资金去向发现,万福生科打给粮食经纪人的钱又变成大客户的回款打回了万福生科的账上,万福生科涉嫌银行回单造假,由此解开了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盖子。
此后进一步调查,万福生科造假案从中报造假升级为发行上市造假,欺诈上市,其造假程度,已经不能用业绩虚增、粉饰报表或者财务包装来形容了,是赤裸裸的恶意造假、欺诈上市。
鉴于万福生科案的恶劣影响,证监会于2014年10月15日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对涉嫌欺诈发行的公司一律要求立即暂停上市。但由于新老划断的缘故,万福生科最终留在了证券市场上,没有被退市。
第八:业绩造假
山东墨龙:父子做局,业绩造假为减持铺路
2017年第一个交易日,山东墨龙公告,预计2016年可能要亏4.8亿元-6.3亿元,而2015年已经亏了2.6亿元。连续两年亏损,这意味着这个股票可能要被ST戴帽了。
于是股价开盘后快速封跌停,不过快中午开板,到收盘跌8.89%,报收8.51元。当然,这只股票在港股跌得更多,暴跌14.18%,报收2.42元港币。
业绩巨亏没什么,让股民愤怒的是这个公司2016年10月27日在三季报中,说预计2016年扭亏为盈,盈利金额600万元-1200万元。
事实是宣布业绩扭亏为盈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恩荣和他的一致行动人张云三(二张为父子关系)在减持,并且还卖了不少。分别在2016年12月23日和2017年1月13日卖了750万股和3000万股,合计卖出占公司总股本4.7%的股份。
2月8日晚间,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张恩荣及张云三进行立案调查。
第九:业绩承诺不履行
*ST博元:不死鸟终谢幕 首家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被终止上市
2016年3月21日,上交所召开上市委员会审核会议,最终,参会委员一致表决同意*ST博元股票终止上市。同日,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上交所作出*ST博元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东华信泰已经履行及代付的股改业绩承诺资金3.8亿元并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ST博元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虚增资产、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
2014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对*ST博元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2015年3月26日,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被中国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8日起暂停上市。
第十:欺诈发行退市第一单
欣泰电气:持续四年财务造假停不下来
2009年9月,欣泰电气首次提交IPO申报材料,但于2011年3月因“所并购资产持续盈利能力不足”等原因被否。2011年6月,欣泰电气更换保荐机构为兴业证券,准备再度冲关。然而,由于欣泰电气迫于经营压力,放宽了对客户把关,回款难度大的客户增多,现金流一度成为负数。
2011年底的模拟财务报表甚至发现,公司存在“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等问题,而这些对IPO至关重要。
此刻,欣泰电气总会计师刘明胜认为,“此财务数据很难符合上市条件”,并向温德乙建议虚构收回应收款项。最终,欣泰电气以载有虚假数据的招股说明书于2014年3月堂而皇之地登陆A股,募集资金2亿多元。
事实上,从2011年到2014年,欣泰电气持续四年,六期财务报告,每期虚构收回应收账款从7000多万元到近2亿元不等。欣泰电气被正式认定为欺诈发行。欣泰电气成为因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