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此二诗是诗人将离扬州时,与所爱的少年歌女张好好惜别留赠之作。 张好好何许人也? 张氏属江西洪州人氏,是合法的官伎。天生丽质,才貌双全,为官吏所倾倒。官伎是古代供奉官员的女人,唐宋最为盛。官员易地做官,不带家眷,生活起居便由官伎操持。后来,官伎渐渐地成为官场应酬会宴的主要角色。没有官伎,就没有应酬和娱乐。拿今天的话来说,张好好是扬州城里的“明星”,而且还是个“童星”,当时在扬州红极一时的张好好,最后成了商人妇。 第一首赞美对方的美丽,“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少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胎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飘荡着,当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如目睹那美丽的以豆蔻花比喻花季少女,可谓别出心裁,后人乃有豆蔻年华之说。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十分繁荣,“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不如谁?谁不如?诗中都未明说,含而不露,但读者已完全能意会了。 第二首言惜别之意。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写多情人因惜别而感伤,默然相对,无言无笑,竟似无情之人。这是以无情写多情的手法。第二句“唯觉樽前笑不成”拿起酒杯不能言笑;“蜡烛有心还惜别”既是拟人,又是象征。拟烛为人,言其为离人而垂泪。烛泪依依,又可象征离人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又暗示离人彻夜未眠。二诗语言清爽洒脱,情思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精美朴实,贵有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