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几年来的一些读书心得,主要是学习《唐诗三百首》的一些心得体会,共六十一篇,取名《聊诗》。一孔之见,谬误难免,乞求赐教。以我手头有一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三百首》,为主,由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 聊诗(一)西出阳关无故人 少年时读《唐诗三百首》,只觉得她很好。顺口,易读。并不知道诗中的含意。现在老了,再读《唐诗三百首》感到每首诗的含意都很深,都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喜、怒、哀、乐,每首诗都是心中的歌。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两首诗中的两句。这其中的“阳关”和“玉门关”更让人亲切,也许是怀旧的缘故。因工作的关系,我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去过那里,当时的“玉门关”和“阳关”只有一堆破砖和一块文物单位的牌子,竖在后坑那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无人问津。 前些天看电视,中央电视台CCTV-4《走遍中国》栏目播放了有关阳关的报道,阳关已修缮一新,硬是在戈壁滩上仿造了这座古城,向游人开放。我想:门票价格是不会便宜的。前者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前两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有人把“黄河”当作黄河解释,根据全诗内容,这里“黄河”应该指的是“黄沙”。远处,一望无际的黄沙,与天连在一起。不就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吗。“一片孤城”当然这里是指一座城池,那座“万仞山”,就是今天的祁连山,在甘肃省的西南部,与青海省相隔。“玉门关”不是今天的石油城市玉门市,它在敦煌的西面,相当年,从阳关出来,经玉门关,就是通西域的大道,古丝绸之路也是从这里走的,《西游记》里的唐圣西天取经,也是走的这条道。可见当时玉门关的重要。今天的玉门关不知修了没有,就不清楚了。阳关是修好了。也可能比古时候修得更美。 春风这里是不吹的,有的是黄风,飞沙走石,有时吹得你眼睛都睁不开,这就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是一种羌族人的笛子,我曾经遇到一位裕固族的牧羊女,用兽骨自制的一支小笛,笛声也很优雅。大概这就是羌笛了。但这里没有羌族同胞,只有裕固族和蒙古族。也许一千多年前他们是一家吧。这里没有杨柳,只能吹吹《杨柳枝》,以消牧童之闲。这就是王之涣的千古绝唱。阳关在敦煌的西南面,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座城池就是指的“阳关”,阳关也许就是今天的边关关卡,当时的阳关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地,也比较繁华,经过千年的变迁,才变成如今这样,这是大自然的功劳,谁都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出了阳关向西去,就不是故乡的土地了。“劝君更尽一杯酒,”那就不足为奇了。后者是王维的诗,他是为送别朋友西行,有感而作,后来被谱成曲子,《阳关曲》或《阳关三叠》,流传至今。心血来潮,就写到此,不到之处,请指教。2007-9-06 王之涣:《凉州词(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