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6-7-3 18:41 编辑
糖尿病盲真不少!八个原因阻碍你达标 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璐璐 我国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没有得到有效和规范治疗,仅有1/3的患者血糖控制基本达标,糖尿病的治疗存在诸多误区。 盲目乐观,拒绝用药 认为糖尿病就是吃出来的,只要控制饮食,就能降低血糖,拒绝服药。还有的听说降糖药物必须终身服用,觉得不方便,同时也担心药物副作用;自认为如果不开始使用药物降糖,也就不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所以拒绝服药。 建议:应对糖尿病应该采取综合治疗,饮食控制是降糖的基础,且需长久维持。但是即便是病情较轻的患者,单纯饮食控制也不能长程有效地降低血糖。 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来降低血糖是由于其本身发病机制决定的,并不是“药物依赖”。相反,许多药物可改善胰岛功能,延缓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应及时使用药物治疗。 盲目悲观,一蹶不振 一听说患上糖尿病时,非常紧张和焦虑,觉得糖尿病就像绝症,不可能治愈,一辈子都要与病魔纠缠,还不能随意吃美食。 建议:虽说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但可控,只要血糖控制良好,寿命与健康人群无异。患了糖尿病不要过度悲观,相反,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利于控糖。 盲目吃药,不管血糖 认为只要服用降糖药物就相当于控制好了糖尿病,直到出现了并发症才发现血糖控制得不好。 建议:糖尿病不像其他疾病有较严重的症状,有些患者不把糖尿病当严重疾病对待。其实,糖尿病危害的表现之一就是其病程的隐匿性。血糖控制差者在患病后5~10年内可能发生并发症,切记不可忽视定期检查血糖及并发症。 盲信广告,胡乱用药 担心降糖的西药有副作用,且“治标不治本”,听信小广告上的“中成药保健药”,以期达到控制血糖并最终“治愈”的目的。 建议:正规降糖药物都是经过大量试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才能上市的,其疗效较有保障。而广告上的“特效药”,常常成分不明,生产厂家含糊不清,这样的药物连安全性都不能保证,更不用说降低血糖了。所以一定要到有资质的医院就诊,接受正规的降糖治疗。 盲目限食,营养不良 为了控糖,严格限制饮食,三餐的主食都是杂粮,肉食蛋禽也很少吃。 建议:饮食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过分限制饮食不但可能发生低血糖等,还会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既要适当限制饮食,又要保证每日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少吃多餐,每次正餐进食七至八成饱,餐间搭配低糖蔬果或其他低糖食品,保证每日摄入适量蛋白质及一定量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 忙于工作,不识疾病 许多人误认为,糖尿病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所以如果没有“三多一少”症状,就不会是患上糖尿病。 建议:糖尿病的起病形式是多样的,有些人甚至毫无预兆地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体检,及时地发现和诊断糖尿病。 盲目抗拒,绝不打针 认为胰岛素是疾病终末期的治疗方法,一旦开始使用就不能停用,拒绝打针。 建议:正常机体每日会产生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自身胰岛素量或其作用不足,而需要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来降糖。不必对胰岛素充满恐惧,只要在医生建议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就能安全的应用胰岛素治疗,达到血糖良好控制的效果。 盲目降糖,追求速度 希望在一天内将血糖调至正常范围。 建议: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血糖降低过快,可能诱发低血糖、心脑血管病等危险。切不可盲目追求快速降糖,尤其是平衡能力差的老年患者。在非急性状态下,应稳步降糖,逐渐适应血糖变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