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6-6-3 12:16 编辑
史贻直巧对乾隆帝 乾隆皇帝六游江南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可是他就是没能够如愿到溧阳一游,个中的原因,就不得不牵涉到一个人——史贻直。 史贻直(1682年-1763年),字儆弦,号铁崖,江苏溧阳夏庄人,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要职,直至乾隆二十七年(1757年)拜为宰相。他不但是个饱学之士,而且丰富的宦海经历,连皇帝都敬他三分! 乾隆是一个极喜粉饰太平、歌颂盛世、舞弄文墨、显摆风雅的皇帝,这一次南游,自然要史贻直伴驾同行,并带上一批翰林院的学生,以便阅景题字,留下遗迹。这天,他一到六朝古都南京,就去晋谒洪武皇帝陵墓,当他们从明孝陵前面的石人、石马、石龟前走过时,乾隆停步问随行身边的学士们,这些虔诚而又恭敬而立的石人称作什么? 几个翰林学士抢答道:“启奏圣上,这些石雕老人称作仲翁。” 乾隆听罢一愣,心中骂道:“这些蠢才,连翁仲都答颠倒了还在沾沾自喜。”随即叫拿出文墨即兴作了一首颠倒诗,以示警戒: 错把翁仲说“仲翁”, 十年寒窗少“夫功”。 枉在京都作“林翰”, 贬到江南当“判通”。 学士们细看御笔诗笺后,一个个都脸红耳赤,再也不敢紧随乾隆身旁亦步亦趋了。 又一天,乾隆游完镇江焦山,在兴致勃勃回来的路上,偶见有两个顽童手持竹竿在敲打梧桐籽,因人矮树高,梧桐籽打不下来,两顽童满脸不悦,意犹未尽的乾隆见状诗兴大发,当即书一副怪对: 童子打桐籽,桐籽不落;童子不乐! 随即令随从人员应对,谁知那些学士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乾隆只好命史贻直对答。史贻直看见树林的另一端也有两个村姑在林下采蘑菇,他灵机一动,随即书出下联呈献到乾隆面前: 麻姑采蘑菇,蘑菇真鮮;麻姑真仙!① 乾隆帝一看,脱口而出:“妙!妙!妙!”可他不甘心与史贻直平分秋色,返回龙舟,他还要以第二对一试史贻直的文才,随即吟道: 北京城北五台山,五台山上五层台,台台罗汉! 史贻直一看忙躬身下拜答道:“陛下!臣答下对恐难应上作啊!”乾隆帝以为这下可将他一军了,故作大度地说:“一对无妨!”史宰相于是就吟答下联道: 南渡镇南三塔荡,三塔荡中三座塔,塔塔观音!⑥ 乾隆帝一听,龙颜大悦,拍手叫绝!可他转念一想:“史贻直常在朕的面前夸耀自己的出身之地溧阳山水纵横、土地肥沃、百姓富庶、鱼米之乡,不妨趁机盘问他一下。”于是随口问道:“爱卿,朕常听你说,凓阳跨域广阔,不俗非凡,不妨说与朕听听?”史贻直只好遵旨回答道:“启禀皇上,臣幼年读书时,就知家乡有千里长山,百里长河,十里长沟,三荡四口,七笪八滩,三百六十村,四百二十庄,七十二个店,溧阳城东有形如象鼻的秦公桥②,城西有凤凰展翅架起的双桥③,城北有二石一洞隐王桥④,城南有………”说到这里,乾隆连连摆手示停,说:“这二十一孔桥可就雄伟壮观极了!好了、好了。现在龙舟到了何处?”史贻直答道:“回禀皇上,已到丹阳县境!”乾隆听后突然传旨:“船队往溧阳进发!”原来这时乾隆听史贻直一说,心中已打定主意,要顺路来溧阳一游,又把“二石一洞”的缺口桥误解为“二十一孔”的大建筑,百闻不如一见,岂能错失良机。 这时史贻直心中不免焦躁起来,要是露出破绽,岂不犯了欺君之罪,而乾隆每游一地,驻跸迎送,不知要挥霍多少民脂民膏,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待龙船行至长荡湖的“草鞋山”⑤附近,正值湖面上薄雾蒙蒙,史贻直终于想出来一个万全之策,他立即私自向船工下令:“抛锚下水,原地慢划,从者有赏,违者处斩!” 一天过去了,乾隆突然问起:“爱卿,船已行至何处?”“禀报皇上,已入溧阳境内的长荡湖。” 一夜之后,乾隆又问史贻直:“爱卿,现在到了何地?”“回禀圣上,还在长荡湖里。” 又一天过去了,乾隆一问得知船仍没行驶出长荡湖,单调的水上生活,雾蒙蒙的四周环境,两天一夜的船上磨蹭,已使他来溧阳的兴致减去大半,他不无厌倦和烦躁地说:“真是,小小一个溧阳,这么多时间还没到,不去了,返程苏杭!” 其实,史贻直料到乾隆帝心中最挂念和神往的地方,还是人间天堂苏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