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侯美度 于 2016-3-28 16:39 编辑
1954年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1954年,上海的街头巷尾都在传说一部非凡的电影,这部电影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编剧徐进与桑弧,导演桑弧,袁雪芬演祝英台,范瑞娟演梁山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这部影片获得了1954年第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获得了1955年英国第9届爱丁集团国际电影节映出奖,在巴黎上映时,轰动整个巴黎。 我家的戏迷恩奶大人也是三句不离《梁山伯与祝英台》,她买来了长条的屏风《梁祝》画,贴在移门上。6岁那年,我还看到了变成蝴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呢!记忆中是恩奶拉着我,偷偷躲在大门背后,从门缝里看飞到我家花园的两只凤蝶,美丽可爱的两只小生灵形影不离、翩翩起舞,似蜻蜓点水似的,轻轻地拂过一朵朵碎花……恩奶把嗓门压得很低很低地说:“白的一只是祝英台,黑的一只是梁山伯。” 还有一次是一群邻家小伙伴,带我去看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家的孩子已洗完澡,坐在小板凳上,摇着蒲扇,在我家花园前的小径上乘凉。大人们乘凉一般要比我们晚得多,他们下班回来,做完家务,才能出来乘凉,乘凉时,他们会搬出躺椅、竹床,晚上就睡在自家大门外,家家户户的门在夏天都是畅开的,夜不闭户,是我们纺三的习俗。 我和小姐姐一大帮小囡正在玩轰大炮的游戏,这时,跑来一大群小朋友,老远就喊:“快去看梁山伯祝英台哦——!”“新结婚的叔叔阿姨——!”“刚刚搬到阿拉纺三来的!”我们马上不做游戏了,跟着他们轻盈如飞的跑了。 跑到一家小花园,园门畅开着,我们爬上底楼的小阳台,站在落地玻璃窗前,落地窗也畅开着。我看见房间里有一个穿布裙的阿姨和一个穿布衣的叔叔。叔叔两手捧着一只瓷杯,先开口道:“娘子,请用茶。”阿姨两手也捧着一只瓷杯,接着开口道:“相公,请用茶。” 这一对阿姨叔叔是这样斯文有礼,这样文质彬彬,让站在窗外的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了。 天气一天天凉了,花园里蝴蝶也逐渐消失了。不过,小小的我知道,有一个地方,仍然可以看到蝴蝶。离纺三宿舍不远,许昌路朝东的杨州路上有一家小戏院,只能容纳近一百个观众,那里天天演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天晚上,恩奶和她的乡下小姐妹,小妹婆婆带着我去这家戏院观看了这出戏,屈指算来,已经过去62年了,然而,这出戏对我的冲击力,至今还未消失。 我是坐在恩奶腿上看的,幼童免费入场没有座位。紫红色的大幕拉开,两个穿着古装戏的大哥哥玉立在舞台上,一位是至诚君子梁山伯,一位是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布景真美,有山、有水、有船。最引我入神的是耳边飘来的越剧音乐,听着这妙绝天下的音乐,我仿佛觉得自己也坐上了一只小船,随波荡漾。 在楼台相会这出戏里,我看到了真正的仙女祝英台,她恢复了女装,美得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仙女姐姐,仙女姐姐”我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我的眼睛身不由己地跟着祝英台转,英台头上梳着云鬓,脑后一扎长发,插着头花、头钗,头钗上垂下一串串珠子,好似春天细细的垂柳;英台穿着水袖长裙,腰间挂着玉佩,好似随风摇曳的小花。 “恩奶,我也要梳祝英台大姐姐的头发,穿祝英台大姐姐的衣裳。”小小的我说。恩奶劝我:“小憨憨,这是戏服,没有人穿的,穿了还好出门吗?”“我不要嘛,我就要穿,我也要做仙女。”小小的我在恩奶的膝上撒起娇来。 后来,我的视线逐渐模糊,两眼一闭,睡着了,这当中,也醒来过,结果还是挡不住瞌睡,又睡着了,迷迷糊糊间,恩奶叫醒我:“小美度,快点张开眼睛,蝴蝶飞出来了。”我一下子惊醒了,睁大两眼,盯着舞台。 只见天高云淡、万里彩虹、百花盛开,两只美丽的大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那一刻,时间似乎凝滞了,唯有英台和山伯在画中起舞。 他们眼望着眼,肩并着肩,扇动着彩色的翅膀,在天地间慢慢地旋转着、旋转着…… 我一颗童心陶然其中,小小的我虽然听不懂台词,也不了解剧情,却留下了难舍难分的回忆:有这样两个大姐姐大哥哥,他们一会儿变成仙子,一会儿变成蝴蝶,然而,他们始终不分不离,永远相伴!
写于2016年3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