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0-10-25
在线时间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6-3-6 08:07 编辑
读辛向党《随笔集》有感
文/刘洁
冀州有个"文字虫",初次听到这句话还是在冀州论坛举办的一次聚会上,当时,我还不认识这个"文字虫",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叫辛向党,并且还知道他经常在冀州论坛发表文章,虽然未曾谋面,但他的文章我还是通过论坛阅读了不少,并且十分敬佩他的文笔。
真正的和辛向党辛老师见面相识,还是在一次民俗举办的文友聚会上,那次是本县的坐了一张桌子上,举杯换盏中,大家互报了名姓,我才算是真正的见到了并认识了辛老师。
辛老师今年六十六岁了,已经退休,工作虽然退休了,但这么多年他却坚持笔耕不辍,一直坚持文字创作,[size=+0]并与2015年执行主编了《冀州史辑》和《冀州那些事儿》两部书,五十余万字。并且出版了个人著作《随笔集》,三十五万字。至此,个人共编著了六部书。
辛向党老师这本《随笔集》,信手拈来,笔随心动,文由感出。他自2004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除去平时坚持身体锻炼,唯一的爱好就是写文章,偏重于写文史和民俗方面的东西。如今,已经成文300多万字,在报刊公开发表500多篇。
《随笔集》这部书分为6个部分,分别为《记史忆昔》《报道写真》《经历留迹》《见有所思》《评书说报》和《他人来论》。一口气读下来,给人总的感觉是:书名取作《随笔集》,意文稿都是随手写就,但是,随笔不随意,定位于正能量;随笔不随便,言之有据有准绳;且颇有新意,展示了自身的风格。
凸显正能量,是辛向党老师这部文集的定位所在,也是他一直的遵循。能量守恒,不增不减,否定之否定,但在事物的发展过程里,在节点上,是有正有负的,有正能量,有逆能量,或者说有正有邪。负则亏,正则盈。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正能量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负能量则拖社会的后腿,违害社会。就人类社会而言,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而言,什么是正能量,那就是真善美。这在古今中外的贤哲来说是个共识。
《随笔集》是辛老师的得意之作,作品本着习主席倡导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为主线,“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并通过作品传递了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写文章定位于正能量,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是为文者的良知和责任所在。
辛向党老师写文章总是依实贯穿主线,特别是书中占有很大篇幅的文史方面的东西,不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猎奇,而是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用历史上先人们的事迹、言论激励今人“追求真善美”“向上向善”,宣扬为着今天社会进步的正能量。如,文集中《冀州历史上的良风美德》《冀州先贤的气节》《冀州历史上的廉吏》《冀州先贤的反腐》等文章,都是从冀州2000多年的历史资料中撷取的人和事,对于当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又如,文集中《难忘冀州的那些老书记们》《公社书记的故事》《冀州参加长征的人》《冀州的三对革命夫妻》等文章,都是写的冀州近几十年历史中优秀共产党员的舍身革命,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等等,可谓共产党人的楷模,党的宗旨,优良传统的实践者,对于今天发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再如,文集中《我的老伴》《王老师的公用自行车》《读李祝尧的小说》《两位朋友的家乡情怀》《忆房东》等,记家庭成员、忆师友等,不仅仅是宣泄自己的个人感情,“情”和“义”把握准确,力求彰显真善美;倡导吃苦、奉献、友爱、敬孝等良风美德。注重写出人物的感情,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字里行间浸透着对爱国爱家、遵德守矩的溢美。感化、引导人们,特别是引导青少年读者“向上向善”。他写的“民俗稿”,也是传承讲文明,讲团结,讲和谐,讲礼貌等美德,也都是教人”向上向善“的。
辛向党老师这部文集,内容广博,很有可读性,不少篇章引人入胜。其中的《记史忆昔》《报道写真》,具有可贵的史料性,一些是冀州志书、文史中没有面世的珍贵资料。而且,都出之有据。其中的《见有所思》《评书说报》,具有独到见解、有新意,显示了敢于讲真话的自身风格。
辛向党老师是很勤奋的,每天笔耕不止,如同愚公的挖山。这一点着实让人佩服。用他自己的话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不论什么事,只要坚持,只要能够做到坚持,你就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他自己常鼓励自己勤能补拙。《随笔集》的出版见证了他自身的奇迹和价值,他做到了,成功了。因为《随笔集》这本力作从开始酝酿到结集出版仅仅用了不到两月的时间,所以,这本书的出版也真正给我们这些懒惰成性的年轻人上了最有感悟的一课!明白了人与人之区分没有多大的差别,贵在坚持这个真理!
马克思所说“天才与搬运夫就智力上来讲没什么鸿沟。”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你是不是努力,去做,去追求完美。文章不厌百回改,文字终究离不了锻打、锤炼。你努力了,并且有自我批判的精神,总向着好里去做,那必定就会成就自己,成就事业,为后世留下点什么东西。
读辛向党老师的《随笔集》涨知识。读辛向党老师的《随笔集》,让我再一次走进历史,走进了古冀州,走进了那个淳朴的年代!为辛向党辛老师喝彩!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