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614|回复: 19

[其他] 【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闲人学写诗以来,一直将“登鹳雀楼”作为蓝本,梦想有一天也能写出这没有生冷孤僻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来,奈根基浅薄,到那句话也修不成正果了。于是乎,借着网上的资料,摘录于此,供有兴趣的朋友共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此诗作者一作朱斌,题为《登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格律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景入理势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全文对仗

该诗是一篇全篇都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色由四个五言句组成,共分为两联,绝句没有对仗的硬性规定,所以一般可以不对仗。很多对仗的绝句也只是有一个对仗句了。而出现两个对仗句式时很容易造成堆砌的感觉,处理不好会非常僵化。这首诗首联采用正对,句式极为工整,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萍踪客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6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朋友【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
拈花一笑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11-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1-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版主【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受益匪浅,遥握问好!
发表于 2015-11-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闲翁赏析精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萍踪客影 发表于 2015-11-6 15:05
首赏版主【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受益匪浅,遥握问好!

问好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画画 发表于 2015-11-6 15:38
欣赏学习朋友【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

问好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拈花一笑 发表于 2015-11-6 15:47
赏析写作不易,受益匪浅

问好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15-11-6 15:47
欣赏版主【诗词赏析】五绝《登鹳雀楼》,受益匪浅,遥握问好!

问好先生!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25 0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