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856|回复: 7

“皇城”脚下的子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6-27 20:10 编辑

     “皇城”脚下的子民
    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古都之一。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北京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重镇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又先后成为六朝古都(后燕、辽、金、元、明、清)。因此北京和紫禁城联系在一起,和皇城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是皇城下的子民,他们既为古都骄傲,也肩负着历史的厚重。
    北京先后成为六朝古都,历代各朝帝王将相,官宦商贾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北京就成了一个永不休止的移民城市,北京也就成了诸多民族繁衍生息、互汇交融的地方。北京融汇了南北方文化,融汇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融汇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优秀和缺憾,老北京人和各代移民共同构筑了“北京文化”,这“北京文化”又铸造了老北京人的“北京性格”。
    “北京文化”包括“皇城文化”、“平民文化”和“混合文化”, 即即外来人和当地人融合过程中产生的文化。
    满清王朝前,皇室住在紫禁城,皇亲国戚、宰相大臣等大宅坐落在四九城内(即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而内城的九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满清王朝寿终正寝后,旧贵族日渐衰落消亡,新官僚、商贾、富绅应运而生;富商人家多住崇文门外,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多住宣武门外,故有“东富西贵”之说。随着时代变迁,新旧贵族都逐渐消融在平民百姓之中,但人的行为举止、语言依然带有贵族气息,表现在是行为斯文,语言柔和、文雅。如在待人接物上,老北京人总是客客气气的,说话总是“您……,您……”的;在北京“劳驾”应用极广,求人帮忙、借东西、请人搭把手、请人让路、出门打听道儿等,都会用到一声“劳驾”,让人觉得有礼貌。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逐步形成了特殊的“皇城文化”, 亦可称官场文化。
    “平民文化”出自胡同。老北京胡同多,有什么金鱼胡同、木厂胡同、水井胡同、火鸡胡同、土儿胡同,还有半截胡同、拐棒胡同、扁担胡同、狗尾巴胡同等等。如今,有些胡同已经名存实亡了,如耳朵眼胡同,而他那些有趣的传奇故事却永远存在……。旧时达官贵人皇亲国戚多住北京东城、西城,因此东城、西城胡同两侧四合院的高墙都是青色磨砖对缝砌,门楼雕花精细,门楼两侧立着一对石狮子,四合院内种着海棠、石榴树、枣树……;而崇文、宣武区的四合院和就没有东城、西城的奢华,相当平民化。解放前这些胡同里住的都是一般平民,一个四合院或三合院内住多户,有拉洋车的车夫、卖烤白薯的、卖小金鱼的等小商小贩。由于平民集中在一起生活,“平民文化”应运而生。“平民文化”主要特色是市民化、俚俗化,还有些油腔滑调和世故。比如老北京人说“怎么着,爷们儿?”“吃了吗,您呐?”就充满了市井油腔滑调的味道。说老北京人世故,是因为一般平民在意识上只求平安、踏实生活在社会上,所以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了。
    如今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政机关、科研学术团体、高等学府、大型金融商贸机构和外资驻华代表遍布京城各地,可谓京城高官云集,精英荟萃。坊间总说“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的确如此!县处级干部在北京只是一般干部,司局级都不算什么大官。北京在变化着,但它几百年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和底蕴,依然顽强地植根于老北京人的血液里和灵魂中。北京人见多识广,信息灵通。北京人深受这种氛围和素质的熏陶,这些“皇城子民”在热情豪放之中,不由自主地搀入了几分骄狂和自以为是。在北京常能遇到一些人,听言谈看举止,好似世袭贵族官宦子第;等明了底细,才知他不过是一个假冒的公子哥儿。   
      如果说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是西北人多有的自然属性,擅于做生意是广东人的商业属性,那么老北京人的特性是具有浓厚的“政治性”。 老北京人好“侃”,好侃者称“侃爷”。侃爷开侃,从古到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国际到国内,男人女人,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但万变不离其宗,北京人的谈资中总少不了对政经时局的评论。什么小道消息、传闻和高层内幕,说者乐此不疲,听者津津有味。虽然早在满清和民国时代就有“莫谈国事”的标贴,但它挡不住“公车上书”,也拦不住“五四运动”。“文革”期间,说是道非者会招惹牢狱之灾,但散布 “四人帮”政治笑话仍不绝于耳。北京人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和素质。在北京随便找一个平民百姓,不管是出租车司机还是晨运大爷,只要他们愿意讲,他们大多会头头是道地讲一番涉及国际、国内的高谈阔论。这些言语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会使你大吃一惊。老北京人骨子里地关注政治,是老北京人的特征。老北京人还特好面子。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对方没面子,他没准会跟你玩命;若在私下里开玩笑似地揭穿他,他就会嘻嘻哈哈地默认,然后说:“哥们儿,哥们儿……”道谦了事。
      近几十年来,老北京人也讲究实际了,“下海”、“大款”和“练摊儿”应运而生。但是称谓可有讲究。在民间,老北京人称上了年纪的人“大爷”、称能说会道的叫“侃爷”, 如今称有钱的叫“款爷”、做摊贩生意的叫“倒爷”、跑跨国生意的叫“国际倒爷”、蹬三轮的叫做“板儿爷”。这个“爷”字包含着许多深刻内涵。“爷”字包含尊严,不是可以随便欺侮的。一个蹬三轮的汉子被人称“爷”, 能跟南方称“师付”相比吗! “板儿爷”可不是低三下四、流汗出力的师付,是“爷”们!“爷”是长辇。“师付”只是有专门技艺的工匠。这是北京人自己固有的尊严和霸气。     
      现在北京街头巷尾送快递的、修鞋的、打扫清洁卫生的都是外地人,老北京人都是“大爷”,不干这些丢人现眼的差事。这些“大爷”有公子哥儿的习气,游手好闲、能说会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外地人说老北京人,一副大爷的派头,大钱挣不来,小钱还不挣,“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 。写到这儿,我发现“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不仅是老北京人了,如今上海、武汉等大城市的原住民亦如此。北京“大爷”的性格及心理特征,并不是北京人的全部。另有一些北京“大爷”更加有胆识和霸气。他们的这种胆识和霸气,加上能言善辩,能使一些地方“土霸王”在北京人面前多少有些胆怯和忌讳。
     伴随着北京的现代化进程,在外来移民和老北京人的融汇过程中,产生的了新的“混合文化”。 现在老北京人在现有北京人口中所占比例已大大下降。“皇城文化”和“胡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现在的新移民已不大了解“皇城文化”和“胡同文化”,已经感觉不到这种变迁和不同。特别是近几十年,几百万近千万新移民从全国各地涌入和融入北京,使这种文化差异变得更加模糊。他们是新一代北京人。新一代北京人虽然与他们的出生地藕断丝连,甚至常常思念故乡,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回去了,他们已经把“根”扎在北京,把北京视作他们的“第二故乡”。
      新老北京人在“一切向钱看”的冲击下,讲究实际只是表面现象,北京人对政治的兴趣并没有改变,对政治的敏感性依然回荡在新老北京人的脑海中。在节假日亲朋友聚会时,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一些文化,茶余饭后的许多话题仍是离不开政治经济时局,各种各样的分析、评论和传闻、小道消息都是亲朋好友间交流的谈资和乐趣。这就是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皇城”脚下的子民。
    为完成版主约稿,写到这儿又觉得上面说得不对了,现如今全国人口大迁徙,东西南北中的人民相互渗透、相互交融,那些所谓北京人的特色,好像在其它地方也有。
    本贴谬误之处,请网友见谅。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8 收起 理由
黑珍珠 + 3 赞一个!
风清云淡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6-27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茶余饭后的许多话题仍是离不开政治经济时局,各种各样的分析、评论和传闻、小道消息都是亲朋好友间交流的谈资和乐趣。这就是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皇城”脚下的子民的风采。
发表于 2015-6-2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教,见教,谢谢。近水楼台先得月,皇城跟前自是得天独厚地先知先觉,即便谣言也是得来凭风起,无风何来浪。如此这般,一来二去,这帮人不牛都不行,说不过去嚒。估计此理行的了天下,巴黎的法国人也是牛的很。
发表于 2015-6-2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皇城根下新老北京人的风采!得天独厚的政治文化中心,造就了北京人的与众不同。
向您问好,即颂夏安!
发表于 2015-6-27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约稿太及时可贵了。就是"西富东贵"是否一时笔误。也许我听说的不对。仅提个醒与先生商榷。
 楼主| 发表于 2015-6-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6-27 20:10 编辑
憨斋心敢而文人 发表于 2015-6-27 18:26
先生的约稿太及时可贵了。就是"西富东贵"是否一时笔误。也许我听说的不对。仅提个醒与先生商榷。

有网友说:现在一说京城的楼市,好多人都在说那句北京的老话儿“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其实到底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它含义的呢!这个说法其实是清朝时期形成的!而“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句老话儿所说的范围也不是整个四九城儿!它说的只是北京的外城部分,也就是现在的崇文宣武两区的二环里边的区域!清朝满族入关,到了北京之后把居住在内城的汉人全部迁往外城(南城),满族八旗分别驻扎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西直门八座城门门内区域。所有的汉人都迁到南城。因为当时的北京税务衙门驻扎在崇文门,在京城买卖人和进京的商人都到此缴税,日久天长好多商人就在崇文门外买房置业,这也就是”东富“;在北京的汉族大、小官僚多住在宣武门外,一些会馆也多在此处。官员自不是一般人物。这也就是”西贵“;而”南贫“是说许多来北京打工找活儿干的贫民和一些外地来京的难民多在永定门内以及天桥一带聚集找活儿干,为的是养家户口。;清朝时北京的”红灯区“主要分布在靠近外城北部的地区,如陕西巷等”八大胡同“地带,娼妓本身做的就是皮肉生意,是下贱行业。所以说“北贱”。所以终上所说,北京老话儿“东富、西贵、南贫、北贱”根本就不包括现在的东城和西城的二环内的部分(内城)。内城八旗兵丁及其家眷居住的地方,而在清朝他们是统治阶级,是不用付出任何劳动就能按时向朝廷领取“铁杆儿庄稼”的。还有,驻扎在京城北部(北城)德胜门、安定门、的正是清朝皇帝的近卫部队正黄旗和镶黄旗。正黄旗和镶黄旗同正白旗一起称为八旗中的上三旗(清朝八旗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清朝皇帝的大内侍卫必须从上三旗中选拔)!。而上三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驻地北城又怎么会称之为“北贱”呢!?所以说“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这一说法是专指北京外城(南城)的!

看来还是先生对,"西富东贵"应为"东富西贵",已修改。
发表于 2015-6-28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老北京人在“一切向钱看”的冲击下,讲究实际只是表面现象,北京人对政治的兴趣并没有改变,
阿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6-28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5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