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045|回复: 10

毛主席生前最后一首诗,让亿万人泪流满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阳夏居士 于 2015-5-26 15:21 编辑

2015年5月22日  头条新闻: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写了他一生中最后一首诗,也是我们收集到的第59首--(1975年 82岁)

   《诉衷情》
当年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岁时写给周总理的。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周总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经预感到,革命将发生曲折,他和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夙愿将要“付与东流”。
他问自己,也问总理,社会主义的红色江山究竟“靠谁守”?
这首词,字数虽然不多,但情感真挚,读来沧桑心碎,令人潸然泪下。

现在,把这条信息转发给大家,和老年朋友们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6 收起 理由
移不动联不通 + 5 相当可爱!
小舟 + 3 赞一个!
老马识途 + 3 赞一个!
风清云淡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5-26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伟人诗篇!谢谢您!
向您问好!
发表于 2015-5-26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毛主席生前最后一首诗,让亿万人潸然泪下。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清云淡 发表于 2015-5-26 16:57
分享伟人诗篇!谢谢您!
向您问好!

谢谢版主鼓励!下午好!
发表于 2015-5-2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5-27 09:45 编辑

       转贴南浦一桥的博客,我觉得很有点道理,《诉衷情》不是毛主席写的。

       揭密:毛泽东《诉衷情》一词的真伪

《诉衷情》1974

父母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网上盛传《诉衷情》1974是毛主席写的。也有人说不是毛主席写的,但都没有说清楚,众说纷纭。

      首先要弄清这首词是谁写给谁的?

      有人说是毛主席写给毛远新的,认为“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从“父母忠贞为国酬,这句话来看像是对晚辈说的,毛远新是毛泽民和朱旦华之子,“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这句话说的过去,但“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这四句是对同辈所言,这就是说,不是写给毛远新的。9。13林彪事件后,毛远新主要是担任毛泽东的“联络员”。毛远新担任革委会副主任,后又担任沈阳军区政委、政治部副主任。这是毛主席让毛远新挂职锻炼。重要的一点是,毛远新不是政治局委员,更没有资格进常委,选接班人是要在常委产生的,所以说这首词断然不是毛主席写给毛远新的。

      有人说是毛主席写给叶剑英的,当时周总理当时患有癌症,不能主持军委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经周总理的推荐,毛主席让邓小平担任了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主持全面工作,叶剑英没有得到此殊荣,让叶剑英当接班人也就不太可能,所以说这首词也不是毛主席写给叶剑英的。

      有人说是毛主席写给周总理和叶剑英两人的,那就更不对了,从常规来说,赠诗赠词都是对一个人而言,是个人感情,一般来说是挚友的关系,带点私密情感,毛主席更不会同时赠给两个人,毛主席也没有这种先例。所以说这首词也不是毛主席写给周总理和叶剑英两个人的。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毛主席写给周总理的,但是“父母忠贞为国酬”,这句话又说不通,因为周总理和毛主席的父母没有参加革命,更没有参加共产党,也就谈不上“父母忠贞为国酬”。到底是谁写给谁的呢?且看下文分析。

      “父母忠贞为国酬”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忠贞为国酬”这句话说的很直白,不是写诗词的行话,也是写诗词的大忌。看来是刚学写诗词的人所为。特别是“国酬”二字更是生硬无趣。通观毛主席写的所有的诗词,没见到过象“忠贞为国酬”这种动宾结构的这样写法。

      往下看,“何曾怕断头?”“怕断头”三字早见于“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是革命烈士杨超的一首七绝。常见于五、六十年代的语文课本里面的一篇课文,和共和国同龄人比较清楚了解这回事。这种政治情操情感,为解放前后三年出生的人所接受的正统教育,而且根深蒂固。“何须怕断头”同“何曾怕断头”只一字之差,解放前后三年出生的人要写诗就很自然的会借用。阅历所使然也。

      再来看“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这句话。“如今天下”四字很俗是一句平常的口头语,毛主席是写诗词的大家,不可能这样写进诗词里,犯这种诗词的低级写作错误。红遍、江山二词毛主席写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何等的气派壮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何等的气宇轩昂。再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多么寓意含蓄,富有诗意。“靠谁守”三字更是生硬直白无一点诗意。我们看毛主席是怎样表达“靠谁”二字的意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写出了一种神的意境。

      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诉衷情》上半阙是一个年青人所写,很可能是个高干子弟。是写给父辈或是写给同学的,究竟是谁写的我也不得而知,有待我今后考正。到现在来说这个人也在65岁左右。很明显《诉衷情》上半阙不是毛主席所写。

      我们再来看《诉衷情》下半阙。“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初眼一看有点像毛主席所写,但逐句推敲分析,就不能说是毛主席写的了。

      “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是一个老革命者的口气,但你不能说就是毛主席所写,那不是强词夺理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读过一点书的人。如董必武、周恩来、陈云、十大元帅,等等,真是数不胜数啊!象“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这样的词语那是可以随手黏来的。

      “业未就”一般常识是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还未取得彻底的胜利。有人说是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没有走完,事业还未彻底成功,倒也说的过去。如果从这层意思来讲,毛主席不会这样表达,不符合他的性格气质。毛主席是这样写未完成的反修事业的“梅花喜欢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对未完成的反修事业是那么的乐观,和藐视修正主义人物。即使是骂修正主义人物“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22个字也是妙趣横生。“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都是说同修正主义作坚决的斗争。

     “身躯倦,鬓已秋”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毛主席不会写自己这样颓废,他一生乐观,勇于奋斗。他曾说道:“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毛泽东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喜欢同身边的人开开玩笑。调节气氛。30年代毛泽东在江西宁都养病时,卫生所派来一个叫钱昌鑫的小战士照料他。有一次,毛泽东笑着问钱昌鑫:“小鬼,叫什么名字?”钱昌鑫回答说:“钱昌鑫。”毛泽东又问道:“哪几个字?”钱昌鑫答道:“钱币的‘钱’,日曰‘昌’,三个金字的‘鑫’。”毛泽东笑着说:“你姓钱还不够,还要那么多金子!小心打你的土豪哟!” 把大家都逗乐了。这就是一个人民的领袖风范。一直到老都是爱开玩笑的。

       再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这句话,“你我之辈”在有关毛主席所有的回忆录中,都没见过“你我之辈”这四个字。一般来说“你我之辈”贬义的成份多,多半都是用在逆境谈话中。1931年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毛主席也没有和他的同僚说过,“你我之辈”咋样咋样的话,而是告诫鼓励同僚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共产党翻身闹革命的前程,充满信心。“你我之辈”也是一句平常的口头语,何况毛主席平时都没说过,更是不会写进诗词里面的。

      “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这句话是说革命事业还未取得彻底的胜利,难到就让她半途而废吗?这句话倒是有七、八分像毛主席的口吻。是因为毛主席晚年经常反复讲,要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付与东流”出处:宋·查荎《透碧霄·惜别》:“叹人生、杳似浮萍,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周恩来也经常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也是夙愿情怀。对于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接班人的问题,这两件大事都未见毛主席诗词笔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我认为毛主席是有所考虑的。“忍将夙愿,付与东流?”这样的话毛主席也不会写进诗词。

      所以说《诉衷情》下半阙也不是毛主席所写。但却反映了一个老革命家的思想情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很显然这首《诉衷情》1974一词,是出自两人之手,他们是父子辈关系可能性最大。毛主席没有参与写作,但毛主席是看过的,并且知道这首词是谁写的,这首词能转到毛主席手中,关系就不一般了。当然是毛主席比较了解的人。毛主席还把这首词给了周总理看,为什么这样说呢?是有线索可查的,请往下看。

       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周在世的最后一年,收到了毛给他的一首表现了他们两人共有的忧伤的词”。这段话给了我们三个信息。1.毛主席是把这首词给了周总理看。2.“周在世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说,这首词的写作年代是1975年,并非1974年。3.“两人共有的忧伤的问题”,很显然这首词的内容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现在我们是清楚地知道了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继续,和接班人的问题。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从1974年到197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1974年12月底,周恩来由于频繁的手术治疗,身体每况愈下,难以主持日常工作。毛主席出于对老战友周恩来的关切,同意周总理推荐让邓小平同志做军委副主席、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几天后,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又选举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同月又任命为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全面主持中央工作。

      邓小平出来工作之前,向毛主席作了深刻的检查,得到了毛主席的谅解。毛主席一惯主张,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的原则,所以让邓小平出来主持中央工作。事前毛主席也称赞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毛主席对邓小平出来工作初衷,是想让邓小平接班把中央工作做好,完成毛主席未完成的两件大事,一是把文化大革命的继续搞彻底,把反修防修的斗争坚持到底。二是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毛主席对邓小平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1975年11月3日毛主席提出了“反击右倾翻案风”,对邓小平提出的“三项指示为纲”的错误提出了严厉的批评。11月20日,毛主席指示中央政治局开会,要求邓小平作出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遭到邓小平的拒绝。毛主席决定停止让邓小平主持全面工作。由此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就在“三项指示为纲”期间,毛主席收到了《诉衷情》这首词,此时毛主席的心情应该是沉重的,故把这首词给周总理看,共商议事,因而才有了后来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此事加重了周总理的病情进一步恶化,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

       以上的论述就是《诉衷情》这首词问世的背景和真伪。

 楼主| 发表于 2015-5-26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15-5-26 17:59
欣赏毛主席生前最后一首诗,让亿万人潸然泪下。

谢谢老兄鼓励!晚上好!
发表于 2015-5-26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这首诗的真实性。
   周死那年, 所有地方和中央报纸上, 同时都登了毛的名作「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報上还提到, 周虽然病重, 但仍竭力反覆地唸这首诗中, 不须放屁的名句。
   上面这首诗, 明显和毛的名作风格不符。阁下是否费心, 再核实來源。
发表于 2015-5-2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遨翔天地间 于 2015-5-27 09:49 编辑

申成剑博客
      网上有位“南浦一桥”所撰的《揭密:毛泽东<诉衷情>一词的真伪》,已从词意上透彻地说明了该词并非毛主席所作。感兴趣的话可搜索一睹,这里,就不再引用赘述了。
      值得关注的是这首词的来源。
      来源一:尼克松在回忆录中是这样说的:“周在世的最后一年,收到了毛给他的一首表现了他们两人共有的忧伤的词”。
      来源二:(美)R&#8226;特里尔所著《毛泽东传》。此书中还说明:“在这段时间,毛似乎回到韶山。在南国宁静的时日里,毛赋下了如许几行。出乎意料,这首词是为周而作的。”
      由此看,这首词绝非空穴来风,也许真与毛主席有关,但我仍断言,决不可能出自毛主席手笔。
      众所周知,毛主席创作的诗词格律都是很规范、很严谨的,而该词却大相径庭,除有二句符合格律要求外,其他句均失律。请看:
    《诉衷情》规定格律: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而该词实际声韵:
     父母忠贞为国酬  何曾怕断头   如今天下红遍  江山靠谁守  
古:仄通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通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
今:仄仄平平通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仄
      业未就 身躯倦  鬓已秋 你我之辈  忍将夙愿 付与东流  
古:仄仄仄 平平仄 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通仄仄 仄通平平
今:仄仄仄 平平仄 仄仄平  仄仄平仄  仄通仄仄 仄仄平平
      一对照,就可见,只有“如今天下红遍”、“付与东流”合律,更为有意思的是“江山靠谁守”之“守”用了仄韵。
      这说明什么呢?
      很显然说明了,这决不是毛主席所作,而是某位初学词作者所为。他只知按格填字,也知些押韵,但却全然不知词牌必须和必要的平仄声韵格律。
       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首词的意境还是非常好的。
桑梓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桑梓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5-5-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5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