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量子网络即将成为现实 2012年,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成功将一量子比特(quantum bit)从拉帕尔瓦(La palma)传输到特納利夫岛(Tenerife),创造了量子传输之最143千米,打破了由中国保持的97千米的记录。143千米这个数字十分不寻常,因为它已经接近了近地轨道卫星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就是说如果量子数据传输距离能够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从理论上说我们就可以应用近地卫星建立起一套量子网络。 量子通信并不是所谓“瞬间移动”但是概念也恨相近。量子网络应用的原理是量子纠缠(quantumentanglement)。 量子纠缠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两个彼此纠缠微观粒子无论距离多远,一个在太阳系另一个在几十万光年外的未知星云系,只要两个粒子彼此处于量子纠缠,则通过改变一个粒子的量子状态,就可以使另外一个粒子状态也发生改变。一个粒子可以传递有限信息,而亿万个粒子联手,就形成了量子网络。之前该领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持脆弱的量子粒子的完好性,甚至我们只要看它一眼(当然是看不到它),光子就有可能将其破坏。研究人员此番在拉帕尔瓦将一些纠缠态的光子有了变化,特納利夫岛上的纠缠光子就会“立刻响应”这种传递没有任何延迟,响应的速度甚至超过光速,但这种传递本质上是量子状态的传递,而非实际物质的传递。 量子网络有何用途呢?从小的角度看,由量子理论我们可以知道,没有人可以对量子纠缠进行监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起一套无法被破译的安全密锁系统,相信会受到各国政府的热烈欢迎。从长远角度看,量子网络可以架构出一个由量子计算机构成的因特网主干,从理论上来说,每台链接到量子网络的量子计算机和量子芯片都可以通过光子“立即”与彼此建立连接。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世界第一条量子信息保密干线——京沪量子保密干线在我国正式开工。同时美国一条600(最新网络信息美国已经使用量子网络已经两年)公里长的保密干线也通过了立项。如果把实现量子通信作为一场长跑竞赛,中国已经成为“第一方阵”的选手。如何保持领先是中国科学家未来时刻面对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