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5-1-12 04:55 编辑
2015年1月9日 刊于《衡水日报》 忆我种试验田
笔者
1975年时,我在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枣元公社(今乡镇)担任党委书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虽然时间过去40年了,但是,那年我种试验田的事,仍然难以忘记,记忆犹新。 当时的情况是,全县粮食产量很低,亩产仅仅不足100公斤,农民的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农民温饱”。我作为公社“第一把手”,满脑子几乎都是“提高粮食产量”。怎么提高呢?在先进地区的启示下,我组织公社党委“一班人”经过认真讨论确定:公社党委领导成员人人去种试验田,亲自搞示范,抓典型,树样板,带动一般。我确定在枣元村第6生产队(今村民小组)种小麦高产试验田,定在了村北“大方田”里的一块6.5亩地。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困难不少。对于种试验田,虽然村、队干部和群众很高兴、很拥护、很支持,但是,我个人不懂农业生产技术。我当年25岁,走出校门后在家务农不到2年就进了县机关大门,1974年春天刚刚被派到公社任职。为此,我“恶补”农业生产知识:购买来《北方小麦栽培技术》;订阅了《中国农业科技》《河北农业科技》等刊物;聘请县农业科技人员当顾问和老师;一有时间就到农业局找人求教;工作之余的几乎全部时间蹲在试验田,向老农学习、观察研究小麦长势及管理措施,或者挤时间在试验田里与群众一起劳动,等等。 有耕耘就有收获。经过8个月的努力,1976年6月初,到收割小麦的时候了。对于我与6队干部群众一起种的6.5亩小麦高产试验田,进行了认真地收割、打轧、核实产量。 收割、打轧、核实产量全过程,都由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产量结果核实出来了:总产量3334.5公斤,平均亩产量513公斤。 6队干部群众们高兴了:这6.5亩试验田的产量,相当于6队其他180亩小麦总产量的23%,近4成; 全公社的干部群众震动了:从小麦播种后一直到收割,人们就络绎不绝地去试验田参观,听到核产结果后,纷纷伸大拇指赞扬,纷纷去6队找干部讨教取经; 县里惊动了:当年,全县小麦平均亩产是79公斤,这块试验田亩产量是全县小麦平均亩产量的6.5倍。县领导人、农业局科技人员及宣传部的人都来了,总结经验,了解栽培过程。县农业局编印的《冀县农作物高产集锦》突出介绍了这块“千斤麦”的栽培技术,衡水地区(今衡水市)农业局也予以刊印了。 我作为一名青年干部,通过种试验田,密切了与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学习了农业生产技术,增长了本领;带动了全公社粮食产量的提高,1977年,全公社夏粮产量得到县的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