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楼主: 一窗烟雨

[回忆录] 父亲的九死一生 更新(十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作。非常惊险的一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透明秋语 于 2014-11-2 16:01 编辑

                      父亲的九死一生(五)
    父亲虽然到地方工作,对十二团的战友们仍是十分挂念,不时打听战友们的消息。在四一年五月,日军调动了六万多兵力对冀东进行大扫荡,从古北口喜峰口滦县燕郊四面合围冀东。当时我军分析敌人扫荡的目标是冀东山区,就将部队调动到玉田丰润一带准备在青纱帐起来后打击敌人,日军乘卡车追击步行的八路军,很快就追上,缩小包围圈,将十二团围困在玉田孟四庄一带。冀东十二团,组建于一九四零年,编制是两个营,约千余人,后来又变为三个营。团长陈群,原名陈德安,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四方面军,是优秀的指挥员,很受战士爱戴。六月初敌我交火,战斗异常激烈。父亲原属的第一营第一连听到消息说团部被包围,立刻前去支援,却被敌军在身后形成再包围。一马平川的战场上,我军没有任何屏障,跟数倍于己的敌军血战,眼看突围无望,连长一声高喊:“宁死不能当俘虏。”官兵全部站起,迎着敌人呼啸的子弹直立射击,一个接一个倒下,全连壮烈牺牲。团长陈群和警卫员也被日军炮弹击中牺牲。当时怕影响士气,严格封锁了团长牺牲的消息,父亲听到传闻,向团部的一个小通讯员求证,小战士连连摇头。可是不久,日军就在唐山日报刊出大幅新闻报道,并配上照片。但是照片上并不是陈群团长,而是他的警卫员。因为陈团长的印章在警卫员的衣兜,致使日军弄错。据史料记载,陈群牺牲后是曾克林接任十二团团长,可父亲的记忆却是,是由欧阳伯平接任,一个月后,欧阳团长也牺牲,才由曾克林同志接任,不知道是史料记载有误,还是父亲记错。
    父亲有时说,如果他不是因腿伤没有归队,肯定也在小韩庄战斗中牺牲。牺牲了就像祖父一样成为光荣的革命烈士,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磨难。回顾父亲在战争年代的经历,仿佛是神灵立于身后,恶魔伏于面前。神灵与恶魔两股力量博弈,让父亲一次次死去活来。
    四一年鬼子大扫荡让冀东八路军主力部队承受很大压力,为帮助部队,地方武装就开展顽强的敌后斗争,埋地雷炸公路端炮楼打据点,牵制日军兵力。父亲在秋天被派去给化名风雷的一个大区的区长当公安助理,因而结识了各区的秘密交通员,为后来他被捕后的脱逃打下了基础,创造了逃生的条件。公安助理也就是当了两个多月,区里建立突击队,任命张志发当队长,张志发点名要父亲给他当助手。张志发出身贫苦,和节振国是莫逆之交,节振国曾在他家养伤,由他母亲照料,二人宛如亲兄弟一般。张志发像节振国所有的结拜兄弟一样,作战勇敢,豪爽侠义,和父亲很对脾气,他俩配合默契,打了几个漂亮仗后,一时间在丰润一带就有了名气。就在父亲全心投入抗日斗争时,风云突变,冀东抗日队伍不知因何开始清洗,闹起了内讧。在丰润,县委逮捕了民政科长罗春一,由此拉开了革命同志之间自相残杀的序幕。

点评

乱世出英雄!  发表于 2014-11-1 21:50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7 收起 理由
归路 + 2 赞一个!
透明秋语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抗战历史的主角——父亲!令人起敬!大手笔。
祈祷老人家能战胜病魔,再一次的九死一生!
看你的文字,老父亲得的好像是不是以前电影上宋红雷扮演主角得的那个叫什么——黑色素瘤?
发表于 2014-11-2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几节看,每一节都讲述了一个“九死一生”故事,这一节却没有,作者是在交待故事发生的各种背景。虽然感觉上没有前面的精彩,但却是必须的。我们期待着下面精彩的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透明秋语 于 2014-11-2 16:06 编辑

  父亲的九死一生(六)
  四二年父亲虽然只有17岁,却因胆大机敏,让“小张”的名气不亚于区长风雷和队长张志发。名气带给他的只有风险,不仅成了日伪特务重点捕捉的目标,还差点在罗春一案件中被“铲草除根”,经历了第六死。
  灾祸的降临毫无征兆。那天,父亲和张志发在一个伪保长的协助下,在白杖子村干掉两个特务,缴获两只盒子枪,兴冲冲的刚回到住地,就从县委来了两个人,要带他去见县长。父亲未加思索就跟着他们上路,还以为县长要交给他什么重要任务。县长住在潘家峪,有二十多里地的路程,走着走着,父亲感觉气氛不对。这两个人老是走在他后面,好似押解,而且态度十分冷淡,根本不跟他说话。不跟父亲交谈,这俩人自己小声唠嗑,父亲起初并没用心听,可他们谈话中说到罗春一,引起父亲注意。罗春一原名张飞鹏,字化鲲,是张起鹏的胞弟,父亲的亲叔叔。这个化名是他参军冀东抗日大暴动时所使用。这两个人显然也知道父亲和罗春一是叔侄,用这种方式告知他罗春一被县委关押。父亲还是没警惕,天真的以为叔父当民政科长,管钱管物的挺有实权,他为人又轻率好出风头,工作犯错误或者得罪人都有可能,关几天做做检讨就会过去。
  潘家峪是一个山村,父亲他们三人进村时已是黄昏,暮色中的村庄显得空寂甚至几分阴森,街道两边都是断壁残垣,黑魆魆的一看就是被烈火炙烤过。就在一年前,日寇在潘家峪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惨案,屠杀了1230名村民,烧毁了一千多间房屋,让这个原本有1700多人口的村庄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村里完好的宅院不多,县长住的人家有五间房,一路同行的二人指给他县长所在房间,示意他自己进去,他便一挑门帘探进头,屋内没有县长,迎接他的是两只黑洞洞的枪口,他本能的想后退,立刻感到脊背也被两只枪口抵住。前后四把盒子枪,逼着父亲交出武器,然后有人拿来绳子,将他两臂反捆,带到另一间房。
  这屋子里地上炕上都是人,有的鼻青脸肿,有的皮开肉绽。借着昏暗的油灯光亮,父亲仔细辨认,发现都是各区各村和县委的干部,一张张被打得变形的面孔,竟然都是熟人。炕头一张小桌,油灯下县教育科的铁城正在写材料。铁城是罗春一好友,父亲跟他也挺熟,就凑过去看他写的什么,这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白纸上的一串串黑字,写着罗春一是汪派国民党,不仅暗中通敌,甚至在各村召开群众大会,传达皖南事变,连开会地点参加人员,谁负责组织谁负责站岗都写得详详细细。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7 收起 理由
鴳雀 + 2 赞一个!
透明秋语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路 发表于 2014-11-1 21:48
一部抗战历史的主角——父亲!令人起敬!大手笔。
祈祷老人家能战胜病魔,再一 ...

是基底细胞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的九死一生(七)

本帖最后由 透明秋语 于 2014-11-5 09:29 编辑

  父亲看了不由心头火起,怒斥到:“你这不是扯淡吗?鬼子扫荡,谁能召开群众大会?我二叔啥时候成了国民党?还汪派?”
  铁城苦笑着回答:“都是人家逼着我这么写,不写就打。”
  父亲说那你也不能血口喷人啊,铁城说保命要紧,管不了其他了。父亲气得想揍他,可双手被捆,他就抬脚想踢过去,就在这时有警卫进来,带他去见县长。
  这次是真的见县长,县委书记杨某某也在,并且脸色阴沉。此时的父亲已经知晓身处险境,出言必须谨慎,进了门便恭恭敬敬的问候杨某某。杨某某素来与罗春一不合,处决罗春一后,县委讨论如何处理罗的亲属,杨某某便力主“铲草除根”,尤其是这个“小张”,如果留下,肯定要为其叔报仇。
  县长于牧之倒是态度和蔼,先是问父亲这几天都在干什么,父亲就回答刚打死两个特务,县长赞许的点头。杨书记就开口说,你叔父是大汉奸,已经被逮捕。县长插话说,没你什么事,找你来是看你什么态度。父亲会意,立刻说跟叔父划清界限,拥护组织对他的处理。杨书记的脸色便和缓许多,说你这态度不错,先休息几天,过阵子再安排你的工作。
  父亲迈出门槛的那一刹那,感觉像出了鬼门关。在父亲“以态度定生死”的同时,罗春一正在隔壁被拷打,已经奄奄一息。风波过后父亲才听说罗春一是在北岭被捕,押解到潘家峪时,脑袋已经打得有半个斗那么大了,还跟警卫要烟抽,两个小时后就在这个世界消失。有人说是用刑时咽了气,有人说是活埋的。
  父亲前脚离开那间决定生死之屋,张一民后脚也被带到,杨书记同样是那几句话,张一民的态度跟父亲截然相反,脑袋缺根弦的他跳着脚为其父鸣冤,杨书记就变了脸,立刻让人将他押解出去。
  那个黑夜,父亲和张一民关在同一个房间,张一民说他饿了,要看守给买点吃的,父亲就掏钱让看守给买几个烧饼。他们哥俩刚吃完烧饼,就进来几个警卫说要张一民去蹲禁闭,一民说他没犯错误,凭啥要蹲禁闭?来人不由分说七手八脚把他拖出去。父亲一夜未合眼,预感凶多吉少,只是不听到最后的消息,便仍抱有幻想。清晨,一个当警卫的同乡进来,一声不响的坐到炕上,用手指蘸茶水,在炕席上写:“一民无”,然后就起身走了。
  张化鲲父子相差几个小时就都踏上黄泉路,他们的尸骨埋在潘家峪的哪道土坎哪条沟壑,无人记得无人知晓。如果人死后有灵魂,他们的冤魂至今还在他乡徘徊,找不到回家的路。
  父子相伴,荒山野岭中,是否会少些恐惧少些孤单?多少年后,有人问杨某某,当年处决罗春一是否有确凿的证据,杨某某坦然回答:“没有。但是因开始就用了肉刑,如果再放了他,怕他投敌,所以就杀了。”
  当年,罗春一被定为“汪派国民党主席”,这罪名都十分的滑稽不合逻辑。国民党汪派主席就是汪精卫,他就是死了也不可能传位到冀东一个无名小卒。这荒诞的罪名牵连了多少人,到底多少人被屈打成招,到底多少人被冤死,至今也无人能回答。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值 +7 收起 理由
鴳雀 + 2 赞一个!
透明秋语 + 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窗烟雨 发表于 2014-11-2 15:13
  父亲的九死一生(六)
  四二年父亲虽然只有17岁,却因胆大机敏,让“小张”的名气不亚于区长风雷 ...

拜读大作。写得很好。每一节都很吸引人。期待着下文。
发表于 2014-11-2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窗烟雨 发表于 2014-11-2 15:55
父亲的九死一生(七)
    父亲看了不由心头火起,怒斥到:“你这不是扯淡吗?鬼子扫 ...

拜读了。这种悲剧在那个年代有很多。来自内部的迫害比来自外部的斗争更可怕。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透明秋语 发表于 2014-11-2 19:14
拜读了。这种悲剧在那个年代有很多。来自内部的迫害比来自外部的斗争更可怕。

这个案子闹得很大,当年在冀东具体多少人因而丧命,无法知道。文革中旧案重提,又有一大批人因同一罪名入狱冤死。而当年一手炮制冤案的人,竟然毫无悔过之意,因其解放后位居要职,给案子平反设置重重阻力,很多人至今没有洗清罪名。年代久远,有些事不能再究了,所以,我在文中也是轻描淡写的带过。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24 2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